【摘 要】
:
为了探明草莓高效生产的水肥耦合模式,本研究以“新明星”草莓为试材,通过连续2年的大棚试验,设置灌溉施肥方式和施肥水平2个因素,灌溉施肥方式分别为:微润灌溉施肥方式(M_I)和滴灌施肥模式(D_I)。4个施肥水平分别为:高肥(F_H)、中肥(F_M)、低肥(F_L)、无肥(F_N)。采用完全组合设计,共8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主要研究不同灌溉施肥方式和施肥水平对草莓营养品质及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明草莓高效生产的水肥耦合模式,本研究以“新明星”草莓为试材,通过连续2年的大棚试验,设置灌溉施肥方式和施肥水平2个因素,灌溉施肥方式分别为:微润灌溉施肥方式(MI)和滴灌施肥模式(DI)。4个施肥水平分别为:高肥(FH)、中肥(FM)、低肥(FL)、无肥(FN)。采用完全组合设计,共8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主要研究不同灌溉施肥方式和施肥水平对草莓营养品质及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取得了以下重要结论:(1)灌溉施肥方式对草莓果实中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以及可滴定酸含量影响显著;施肥水平对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糖酸比及可溶性固形物影响显著;两者交互作用对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可滴定酸和糖酸比的影响显著(P<0.05)。(2)与DI相比,MI增加草莓产量不明显。MI增加草莓中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5.84%-7.63%和0.7%-9.48%,而降低可滴定酸含量4.17%-10.00%。FM提高草莓产量和改善营养品质,使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可溶性糖含量较高。与DIFN相比,MIFM的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增幅最大。(3)与DI处理相比,MI处理可提高土壤的水肥含量、土壤细菌数量、土壤酶活性(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和脲酶),而降低土壤真菌和放线菌数量。与FN处理相比,增大施肥水平分别提高土壤养分(硝态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5.02%-27.43%,土壤微生物数量(细菌和放线菌)10.12%-43.61%,土壤酶活性5.95%-29.12%,而降低土壤真菌数量。(4)与DI处理相比,MI处理提高草莓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和光能利用效率日均值2.46%-11.52%,而减少胞间CO2浓度不明显。MIFM处理能显著改善草莓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并且能够获较大的水分利用效率和光能利用效率。因此,微润灌溉施肥方式与中肥水平组合(MIFM)能够改善草莓土壤微生态环境,同时获得最大的营养品质,为较优的灌溉施肥(水肥一体化)处理。
其他文献
沿海雷达在进行实时观测降水过程中,经常会受到海浪回波的影响,海浪回波会对雷达基数据造成污染,影响估测降水及相关产品,所以需要进行自动识别、剔除。本文是开发出适合于我国新
镜头和声音作为电影非常重要的语言,其是否能出色地运用是电影艺术水平高低的重要评价方面。电影《寻枪》在电影语言的运用上就有着自己的特色,它以主人公的心理状态、情绪为
现今社会,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领域,计算机应用系统已经被政府机构和各行各业广泛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IT管理背景知识和关键技术,通过分析IT管理模型提
现有的近邻查询在查询相同或相近目标时,会得到相同的行驶路线,从而导致大量用户聚集到该区域,造成二次拥堵。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支配关系监控算法。该算法采用实时交通信
零度层亮带(ML)是降水性层状云的一个首要特征,它对雷达定量估计区域降水有很大影响,如何减小这种影响是雷达气象探测非常关心的科学问题。双偏振雷达能够提供双偏振参数信息,在云降水粒子相态识别、粒子尺度分布等方面有优势,并且能够提供与降水粒子相态、尺寸与介电常数等相关的有用信息,分析这些参数的变化趋势特点能够更好地识别零度层亮带,以及对亮带的垂直结构特征以及微物理特征与变化过程进行更全面的分析研究。本
为研究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生物回波的雷达物理量特征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天气雷达生物回波的发生发展规律,对上海南汇WSR-88D双偏振天气雷达2018年3月至11月上旬的观测数据进行生物回波的识别与分析。从双偏振雷达电磁波散射理论入手讨论了生物回波的反射率因子Z、等效反射率因子Ze、双程差分相位ΦDP、0延迟相关系数ρHV等雷达物理量与气象回波的差异。生物回波识别算法程序设计上,用Python语言编写天气
旋转导向钻井底部钻具组合由于导向力的存在,使其受力更加复杂,钻具损坏的风险也随之增大。论文在研究钻柱动态力学已有成果的基础之上,建立了捷联式旋转导向钻井底部钻具组
钻具的横向振动破坏性极大,造成钻具偏磨和疲劳断裂等,易引起井下事故,增加钻时和钻井成本。目前国内外没有形成对大位移、多接触点、开放式系统的钻柱动力学模拟机制。因此
以NiCoCrAlY作为粘结层、8wt%Y2O3稳定的ZrO2(8YSZ)为陶瓷层,利用等离子喷涂(PS)技术制备2种在陶瓷层及陶瓷层/粘结层界面处具有不同孔隙率的热障涂层(TBCs),研究TBCs的热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