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超短脉冲光纤激光器的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789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短脉冲光纤激光器因其输出脉冲具有极窄脉冲宽度、超高峰值功率、高重复频率以及良好的稳定性等特点,在光纤通信、激光雷达、消费电子、精密微加工、生物医疗、航空航天以及汽车制造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新材料、脉冲整形新机理以及脉冲动力学新行为的持续创新发展,基于被动锁模的超短脉冲光纤激光器成为当前国际上的前沿研究课题之一,我国在该领域具备了较好基础并取得了丰硕科研成果,有望对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因此,研究新型超短脉冲光纤激光器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与应用价值。本文从锁模新材料、脉冲形成新机制以及脉冲动力学新行为三个方面,对超短脉冲光纤激光器展开理论和实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数值模拟了锁模光纤激光器中耗散孤子共振(DSR)脉冲的形成及其演化过程,揭示了一种利用真实可饱和吸收体实现DSR脉冲的新机制,发现材料本身的反饱和吸收效应对DSR脉冲的产生起到了重要作用,并讨论了材料的非线性吸收特性对DSR脉冲参数的影响;从理论上证实了在非线性放大环形镜(NALM)锁模光纤激光器中存在DSR脉冲的周期分岔现象,分析了腔体参数对倍周期DSR脉冲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增大NALM的饱和功率有助于DSR脉冲产生周期分岔;数值研究了基于非线性光纤环形镜的锁模光纤激光器,通过改变净腔双折射,获得了不同类型的矢量DSR脉冲,包括偏振锁定矢量DSR态、偏振旋转锁定矢量DSR态以及群速度锁定矢量DSR态,并系统分析了它们的偏振演化动力学。2.实现了工作在L波段(1565-1625 nm)的石墨烯/二硫化钨(Gr/WS2)异质结锁模光纤激光器。通过拉曼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证实了制备的Gr/WS2范德瓦尔斯异质结薄膜中Gr和WS2之间存在强烈的层间相互作用。实验发现,Gr/WS2异质结具有优异的饱和吸收特性,与单层WS2相比,其调制深度更大、饱和光强度更低。利用Gr/WS2异质结锁模器件,搭建了工作在不同色散区的掺铒光纤激光器(EDFL),分别实现了中心波长为1601.9 nm、脉冲宽度为660 fs的传统孤子以及中心波长为1593.5 nm、脉冲宽度为55.6 ps的耗散孤子输出。我们还将Gr/WS2异质结应用到C波段(1530-1565 nm)锁模光纤激光器中,通过优化激光腔结构,成功获得了中心波长为1563.3 nm、脉冲宽度为420 fs的传统孤子脉冲。同时,我们数值模拟了该飞秒脉冲光纤激光器,得到的锁模脉冲特性与实验结果一致。3.利用色散傅里叶变换(DFT)技术研究了单壁碳纳米管锁模光纤激光器中的各种孤子脉动行为,发现单周期脉动孤子的调制周期是腔内循环时间的几十倍甚至数百倍,其两个正交偏振分量的演化行为既可以是同步也可以是异步的。我们还首次观察到了双周期的脉动孤子,输出脉冲的脉动周期是两个不同调制周期的结合;通过改变泵浦功率和腔内偏振控制器(PC),我们也在该光纤激光器中获得了不同类型的脉动矢量倍周期孤子(PDS),包括单周期和双周期的PDS脉动,采用DFT技术测量了它们正交偏振模式的瞬态光谱。实验结果表明,脉动PDS的偏振态演化周期是两个或者三个不同调制周期的结合,并且与脉冲强度的调制周期一致。4.搭建了基于非线性偏振旋转的正色散锁模EDFL,通过调节泵浦功率和腔内PC,分别实现了静态耗散孤子以及脉动耗散孤子输出。结果显示,前者的瞬态光谱形状不随腔内传输圈数变化,而后者则具有明显的光谱呼吸特性。我们还观察到了一种独特的耗散孤子脉冲,其光谱顶部有一个较强的尖峰,通过DFT技术证实了这是锁模脉冲自身的光谱成分而不是连续光分量。我们进一步研究了静态耗散孤子和脉动耗散孤子的建立和湮灭动力学,详细讨论了它们各自光谱的实时演化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锁模脉冲的形成过程都包含了四个不同的阶段,即不稳定锁模、准调Q锁模、准稳定和稳定锁模运转状态。同时,瞬态光谱会随着脉冲能量的增加而不断展宽,并伴随有振荡条纹的产生。当泵浦功率被突然切断后,输出脉冲的光谱强度和宽度急剧下降,经过若干次腔内传输后锁模脉冲逐渐消失。
其他文献
随着登纳德缩放比例定律(Dennard’s law)的失效,功率密度逐渐成为限制芯片计算能力的一个关键因素。当前,三维集成和多核芯片架构的发展使得电源系统逐渐向片上集成的方向发展,以满足应用场景对于多电压域、高精度、快速瞬态响应的需求。作为片上开关电源的关键器件,片上耦合电感的性能对片上电源的功率效率与功率密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从磁芯膜制备、工艺制程、闭合磁路设计、高频测试和损耗归因方面对甚
生物质材料作为生物质类可再生能源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其微波介电性能参数,即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二者的调配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材料在微波热解过程中能量转换速率和效率。因此,在微波热解时,通常有必要通过合理添加催化剂或微波吸收剂来调节材料的介电性能。而添加剂种类与添加量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变温环境下生物质材料介电性能的准确测试。部分现有测试方法可以较好地适用于生物质材料介电性能的常温测试,但有效的变
研究目的:高透氧化锆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生物相容性及良好的半透光性成为前牙美学种植基台的理想材料,但并不具有抗菌能力。在口腔环境中,基台材料表面易受微生物粘附形成生物膜,进而引发感染或种植体周围炎,甚至导致种植失败。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高透氧化锆表面进行改性,利用铝硅酸盐多孔结构的承载能力及银纳米粒子的广谱抗菌作用和良好的抗炎能力,构建具有良好抗菌、抗炎和生物相容性的载银高透氧化锆种植基台材料,促进种
毫米波通信技术是第五代移动通信中的核心技术之一。针对无线通信网络中日益增长的数据业务对现有通信系统带来的挑战,毫米波通信技术能够利用大带宽的优势满足用户高速率、低时延的通信需求。尽管拥有大带宽的优势,由于受到较高的频段以及不利的天气因素影响,毫米波通信存在路径衰落过高、覆盖范围受限的劣势。为了克服路径衰落过大对通信造成的不利影响,毫米波通信系统需要在基站与用户终端配备大规模阵列天线,并通过波束成形
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是人脑的核心网络结构之一,在维持大脑内环境稳定过程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当前对DMN功能的研究主要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和头表脑电图等无创神经成像技术,难以获取高时-空分辨率的DMN神经活动,这限制了对DMN动态活动的研究。追踪DMN活动的动态变化规律是揭示DMN与认知功能间联系的关键,也是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最新的影像研究结果
小功率霍尔效应推力器在面向微小卫星平台的推进技术应用方面有卓越前景,而推力器放电室的工作寿命是目前制约小功率霍尔推力器在微小卫星平台应用的主要瓶颈。随着霍尔推力器延寿技术的发展,磁屏蔽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放电室壁面的削蚀速率以及提升工作寿命。然而,在小功率霍尔推力器应用磁屏蔽技术时,却出现性能严重下降的问题,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文将开展磁屏蔽对推力器性能与寿命的影响规律及机理研究,以获得小功率霍尔推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产业变革带来新的机遇。信息化作为各行业(军事、医疗、能源、交通)的远景目标与发展方向,促使实体行业与网络空间的深度融合,以满足更高质量的发展需求。无线通信技术作为网络空间的关键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实体行业的信息化变革,形成适用于各行业领域的无线通信系统。然而,该系统在发挥其智能化优势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造成系统面临故障频发、性能波动以及薄弱环节难以精准定位
血管生成是通过已有的血管发芽而形成新血管的过程,胚胎发育完成后生理性与病理性血管均通过此过程产生。生理性的血管生成对损伤修复、组织的生长和再生都十分关键,而生理性血管的异常生成和病理性血管的形成往往与许多疾病的发生有关。视网膜血管作为视网膜中氧气和营养供应的通道,其异常发育会诱发许多眼病,如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目前对于这些疾病仍缺少有效的诊疗方法,寻
随着各地逐步实施DRG医保支付改革,公立医院面临在DRG支付方式下的成本控制问题,迫切需要有效的成本分析方法辅助医院战略决策。本研究从业财融合角度入手,基于符合医院业务情况的多维运营成本核算办法,利用医院运营管理中多个DRG量化指标作为基本参数建立本量利数学模型,通过对医保支付参数和医院运营管理参数的预期设置,定量分析医院收支平衡、战略规划、预算目标制定和成本管控等,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石墨烯是由单层碳原子组成二维纳米材料,打破了曾经科学界“二维材料不可能存在”的认知,具有许多传统光电探测材料不具备的性质,如亚微米级的弹道输运、极高的迁移率和比表面积、零带隙、费米能级可调等。以石墨烯为代表的低维材料为发展新型探测技术和理论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随着石墨烯和低维纳米材料的不断发展,必将迎来新一代光电探测技术的革新。但是,目前石墨烯在光探测领域的应用仍然存在一些限制。例如,单层石墨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