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术前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在治疗宫颈癌中的治疗效果,探讨术前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宫颈癌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经病理证实并由2名高年资妇科医师根据触诊后分期诊断明确的宫颈癌病例36例。其中鳞状细胞癌28例,腺癌6例,鳞腺癌2例。按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临床分期标准:Ⅱb期29例,Ⅲ期7例。对36例患者进行超选择动脉置管进行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化疗药物依据宫颈癌病理类型选择,栓塞物质均采用明胶海绵颗粒。化疗栓塞治疗后2-3周由治疗前后相同妇科医师触诊复查治疗效果,并根据治疗效果选择再次化疗栓塞、或手术切除等治疗。结果全部患者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后阴道出血、流液、腰骶部疼痛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率100%。经2位有经验的高年资妇科医师触诊判断后,所有病例病灶均有缩小,肿瘤消退有效率为83.3%(30/36)。其中30例成功获得根治性手术切除,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结论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宫颈癌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并可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手术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目的研究宫颈鳞状细胞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后细胞黏附因子CD44v6的表达变化情况,探讨经动脉化疗栓塞对宫颈癌侵润转移的影响,拟为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宫颈癌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经病理证实的宫颈鳞状细胞癌43例,包括单纯手术切除22例(单纯手术组),化疗栓塞术后手术切除21例(化疗栓塞组)。所有病例在治疗前未行其它抗肿瘤治疗。化疗栓塞组患者术前接受1-2次的化疗栓塞治疗后2-3周行手术切除。对手术切除标本进行Elivision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组织CD44v6的表达。根据着色程度进行对照分析,无着色为0分,浅黄色为1分,棕黄色为2分,棕褐色为3分。结果CD44v6可特异性表达于肿瘤细胞膜及宫颈上皮组织细胞膜。上皮组织细胞自游离面至基底面CD44v6表达着色程度逐渐加深。单纯手术组和化疗栓塞组CD44v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8%(18/22)、90.5%(19/21)。按阳性细胞膜着色程度记分,对照组CD44v6表达阳性病例中1分6例,2分9例,3分3例;化疗栓塞组分别为2例,6例,11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4v6与肿瘤的增殖和转移密切相关。宫颈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2周后手术切除CD44v6的表达程度增加,提示宫颈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后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趋势增加,缩短化疗栓塞治疗与手术切除间隔时间可能有益于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