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与安全性meta分析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s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由于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尚不能确定,本研究采用系统评价来客观评估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外文数据库(PubMed、Embase、Ovid、The Cochran Library 临床试验注册资料)以及中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中国知网等),同时手工检索相关的会议摘要,将全部关于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过敏性紫癜的随机对照试验纳入本研究。之后设定文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由两位系统评价员阅读全文、提取所需要的信息并进行交叉对比,有分歧的地方经由讨论或第三人裁决解决。获取的数据使用Review Manager(Revman5.3)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质量评价由Cochorane5.0手册中的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完成。  结果:  检索获得526篇文献,经筛选后纳入27项研究,总人数为2144人,实验组为1125人,对照组为1019人,发表时间为2003年至2017年。其中25项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另2项研究为半随机对照试验;随机方法明确的有4项研究,研究文献均未提及盲法与方案分配隐藏,而且3项研究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未完全报告其预期指标。至于组间一般情况的相似性,25篇研究交代基线情况和可比性, 2项研究的基线资料不详。  Meta分析结果显示:  1. 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过敏性紫癜的实验组在临床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27项研究报道了有效率[OR=5.41,95%CI:3.87,7.56,P<0.00001];21项研究报道了临床治愈率[OR=2.48,95%CI:2.01, 3.05,P<0.00001];3项研究报道了临床复发率[OR=0.58,95%CI:0.27, 1.26,P=0.17],但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症状缓解方面:皮肤症状消失所需时间[4项研究,SMD=-3.33(95%CI:-3.66,-2.99), P<0.00001]、关节疼痛缓解所需时间[3项研究,SMD=-1.98(95%CI:-2.38,-1.58),P<0.00001]、肾脏损害(血尿和/或蛋白尿)改善所需时间[2项研究SMD=-3.32(95%CI:-4.13,-2.51), P<0.00001]、消化道症状缓解所需时间[3项研究,SMD=-1.81(95%CI:-2.13,-1.49,P<0.00001)、平均住院日[2项研究,SMD=-3.36(95%CI:-3.82,-2.90),P<0.00001]均短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相较于对照组能更多地减少尿蛋白[1项研究,SMD=-118.84(95%CI:-140.55,-97.13), P<0.00001]。  3. 7项研究讨论出现的不良反应,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4.对总有效率和治愈率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基本稳定。  结论:  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但大部分纳入的研究都有不明确的偏倚风险,缺乏具体的随机方法、分配隐藏和盲法设计,今后仍需更多严格设计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其他文献
肝衰竭是由肝炎病毒、药物或中毒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导致肝解毒、排泄、合成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失代偿或严重障碍,出现以凝血功能障碍、黄疸、腹水、肝性脑病等为主要表现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