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10年新华社职业化规范建设探析——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推进职业化建设进程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hongz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中国传媒业进入了迅猛发展时期,价值的日益多元、环境的快速变动和突发事件的逐步增多,导致脱胎于西方新闻自由的新闻专业主义与社会生活的其他规定性要求不断发生冲突。目前我国出现的新闻专业主义缺失和自律无力现象并不单纯是意识层面问题,还有着更为深刻的媒介运作机制建设方面等原因。基于新华社在国内新闻界和中国新闻史的地位,其在新世纪的新闻职业规范建设和职业化机制的构建值得探讨和借鉴。   本文以新华社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的新闻职业规范建设为骨干线索,选择新华社2000至2010年间有关新闻职业规范文件为分析文本,并以突发事件报道为对应参照,借助新闻传播学、伦理学及控制学的相关理论,采用文献研究与文本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推演论证其新闻职业规范的构建轨迹。研究表明:新华社的新闻职业规范从上世纪80年代至2000年近二十年间,开始初步的摸索与初建。进入2l世纪后,新华社新闻职业规范发生较大变化,历经lO年完成职业化机制构建。其十年报道,不仅展示了新华社不断完善自律机制的建设,反映出职业化的新闻传播深刻影响着新华社的改革发展,同时,也不断推动其职业化规范建设的进程。   本文试图从理论上阐述新华社构建新闻职业规范的过程与其突发事件报道之间存在的辩证关系,因而在总体上采用了微观、定性的研究,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尽可能呈现其理论脉络。
其他文献
期刊
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体育人物的出现,总是与特殊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紧密相连的。作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60多年来取得了优异成绩的运动员,“新中国60大体育人物”在每一个时代都
1949-1957年新中国成立初期,新闻教育经历了几次重大的调整。新中国成立改变了新闻教育的指导思想,一九五二年全国大规模的院系调整,整合了旧中国原有的新闻教育资源,新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