睑袋整形术同期行眶隔脂肪释放与透明质酸矫治泪沟畸形的疗效分析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877818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睑袋整形术同时行眶隔脂肪释放与填充剂矫治泪沟畸形后满意度及并发症结果,分析两者优劣。  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68例下睑袋伴泪沟畸形的求美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各34例。A组给予睑袋整形术联合眶隔脂肪释放治疗,B组给予睑袋整形术联合填充剂治疗。术后分别进行6-12个月的随访,比较分析两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  结果:A组与B组相比,在下睑退缩、睑外翻并发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球结膜水肿、小范围出血、皮肤瘀斑并发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注射后6个月后A组与B组泪沟畸形恢复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后A组与B组泪沟畸形恢复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A组与B组泪沟畸形基于Barton分级系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A组与B组泪沟畸形基于Barton分级系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睑袋整形术联合眶隔脂肪释放是矫治泪沟畸形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填充剂虽然也可矫治泪沟畸形,但由于其存在时效性,并且填充剂治疗本身存在一定并发症,故相对于睑袋整形术联合眶隔脂肪释放治疗有一定局限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免疫共刺激分子CD40/CD40L 在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30 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其中第一组12 例为紫癜性肾炎(HSPN
摘 要: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发展和移动终端设备的进步,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教育方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已经进入了微时代,其方便性、快捷性和感染性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并开拓出了新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互联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微载体  近年来,不断发展的网络技术为我国教育方式方法的不断探索和创新提供了极大的技术支持,我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一背景下摸索出了新路径。此
摘要:新课程教学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模式.新课改要求教育要适应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他们自主获得知识的能力,本文侧重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物理;自主;学习  一、创设教学情境  根据认知理论,物理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只有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情感共鸣,才能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