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兆早产孕妇产前抑郁特点及影响机制的研究

来源 :第三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oceanspr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围产期抑郁一直是国内外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但对先兆早产孕妇这一特殊群体抑郁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关注目前较为缺乏。本研究基于“以家庭为中心”的生理、心理、社会护理模式[1],了解先兆早产孕妇产前抑郁发生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分析先兆早产孕妇产前抑郁相关影响因素对产后抑郁的预测作用,为促进先兆早产孕妇心理健康、有针对性地实施早期抑郁预测与干预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对重庆市4所三甲医院妇产科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住院的符合先兆早产[2]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的孕妇及其配偶于产前、产后1周、产后1月进行纵向跟踪问卷调查,产前孕妇236例、产后1周孕妇98例、产后1月孕妇63例,三个时间点均跟踪到的孕妇43例;产前配偶210例、产后1周配偶82例、产后1月配偶33例,3个时间点均跟踪到的配偶33例。产前孕妇及配偶均采用自编一般情况问卷、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妊娠压力量表(PPS)、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正负性情绪量表(PANAS)共7个量表进行问卷调查;产后1周与产后1月的孕妇及配偶均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正负性情绪量表(PANAS)、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3个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孕妇按照EPDS得分情况分组,<13分为非抑郁组,≥13为抑郁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一般资料采用描述统计;一般资料的率或构成比的差异采用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心理变量均数间比较采用t检验,变量间关系采用Spearman秩相关,产前抑郁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抑郁的机制分析采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及路径分析,抑郁相关影响因素与产后抑郁的预测作用采用相关分析及交叉滞后分析。研究结果:1.先兆早产孕妇产前一般资料先兆早产产前孕妇共236人,年龄为范围为18~42岁,平均年龄为29.72±4.4岁,居住地为农村63人占26.7%,城镇173人占73.3%。平均孕周为33.20±2.20周,保胎天数平均为5.42±0.36天,初产妇153人占64.8%,经产妇83人占35.2%。2.先兆早产孕妇产前抑郁特点先兆早产孕妇产前EPDS得分为10.5±3.0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01)。将先兆早产孕妇按照EPDS得分情况进行分组,EPDS得分<13分为非抑郁组、EPDS≥13为抑郁组,先兆早产孕妇产前抑郁发生率为31.1%。3.先兆早产孕妇产前抑郁影响因素分析3.1先兆早产孕妇产前抑郁相关影响因素包括月收入水平(P<0.05)、妊娠次数(P<0.01)、心理弹性(p<0.001)、正负性情绪(p<0.0001)、妊娠压力(p<0.001)等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负性情绪(OR=1.108,95%CI:1.057~1.165)、妊娠压力(OR=2.266,95%CI:1.118~4.591)是先兆早产孕妇产前抑郁的危险因素;心理弹性(OR=0.966,95%CI:0.943~0.989)是先兆早产孕妇产前抑郁的保护因素。3.2先兆早产孕妇产前抑郁与配偶抑郁(r=0.24,P<0.01)、配偶负性情绪(r=0.224,P<0.01)以及配偶消极应对均成正相关(r=0.152,P<0.05)。抑郁孕妇EPDS得分显著高于非抑郁孕妇(P<0.0001),抑郁孕妇配偶EPDS得分显著高于非抑郁孕妇配偶(P<0.01),抑郁孕妇EPDS得分显著高于其配偶,非抑郁孕妇EPDS得分与配偶无显著性差异。4.先兆早产孕妇产前抑郁的影响机制分析4.1心理弹性、妊娠压力、正、负性情绪4个变量能预测先兆早产孕妇产前抑郁41.8%的变异量。标准化回归方程式为:抑郁=0.373×负性情绪-0.227×正性情绪+0.193×妊娠压力-0.157×心理弹性。4.2负性情绪对抑郁只存在直接效应为(0.376),总效应为(0.376)。4.3正性情绪对抑郁只存在直接效应为(-0.233),总效应为(-0.233)。4.4心理弹性对先兆早产孕妇产前抑郁的直接效应为(-0.154),间接效应为(-0.237),总效应为(-0.391)。4.5妊娠压力对先兆早产孕妇产前抑郁的直接效应为(0.189),间接效应为(0.150),总效应为(0.339)。4.6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消极应对三者对先兆早产孕妇产前抑郁均只有间接效应,分别为:(-0.117)、(-0.199)、(0.080)。5.先兆早产孕妇产前抑郁相关影响因素对产后抑郁的预测作用分析5.1先兆早产孕妇产前、产后1周、产后1月抑郁、心理弹性、正负性情绪得分差异不显著(P>0.05)。5.2先兆早产孕妇产前与产后1周两时间点的抑郁(r=0.554,P<0.01)、心理弹性(r=0.630,P<0.01),负性情绪(r=0.418,P<0.01)均呈正相关。产前与产后1月两时间点的负性情绪呈正相关(r=0.185,P=0.044),抑郁呈正相关(r=0.306,P=0.012),心理弹性(r=0.353,P=0.004)、正性情绪无显著性相关(P>0.05)。产前、产后1周、产后1月三个时间点内,抑郁与心理弹性均呈显著负相关(r=-0.397,-0.500,-0.415),与负性情绪均呈显著正相关(r=0421,0.485,0.441)。5.3先兆早产孕妇产前心理弹性(β=-0.192,p<0.05)能显著预测产后1周抑郁,产前抑郁可以预测产后1周负性情绪(β=0.491,P<0.0001)也可以预测产后1月负性情绪(β=0.507,P<0.01),产前负性情绪对产后1月抑郁预测作用不显著(β=0.053,P>0.05)。研究结论:1.先兆早产孕妇产前抑郁发生率较高,其抑郁与配偶抑郁、负性情绪、消极应对均呈正相关。2.先兆早产孕妇妊娠压力较大,为中度,抑郁得分高的先兆早产孕妇压力更大,为重度。3.负性情绪、妊娠压力是先兆早产孕妇产前抑郁的危险因素,心理弹性是产前抑郁的保护因素。4.负性情绪、妊娠压力、正性情绪、心理弹性对先兆早产孕妇产前抑郁均具有直接效应,其中,负性情绪对先兆早产孕妇产前抑郁的直接效应最大,妊娠压力、心理弹性还具有间接效应,心理弹性虽然直接效应相对较小,但是其对先兆早产孕妇产前抑郁的总效应最大。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社会支持对先兆早产孕妇产前抑郁虽然不具有直接效应,但可以通过心理弹性、正负性情绪、妊娠压力等中介变量对先兆早产孕妇产前抑郁产生间接效应。5.先兆早产孕妇产前、产后1周与1月抑郁、心理弹性、正负性情绪变化不明显。6.先兆早产孕妇抑郁与心理弹性呈显著负相关,与负性情绪呈显著正相关。7.先兆早产孕妇产前心理弹性是其产后1周抑郁的显著预测因素,产前抑郁是产后1周、产后1月负性情绪显著预测因素。
其他文献
唯亭实验小学坐落于人杰地灵的阳澄湖畔,创办于1906年,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老校.学校坚持以书法教育为特色,先后获得"中国书法(写字)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近几年,在园区大力
“嗅每一片落叶的味道,对世界保持着孩童般的好奇。”  “只是和科学纠缠,保持与名利的距离。”  “站在世界的最前排与宇宙对话,以先贤的名义,做前无古人的事业。”  今年2月,潘建伟登上“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领奖台,这是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  5月3日,他代表团队在上海宣布,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并首次实现了10个超导量子比特的高精度操纵,为迈入量子计算时代奠定了
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技术从一出现就受到了广大工控领域人士的青睐,这主要由它的先进性决定的,但是OPC应用程序的开发却是一项非常繁杂的工作。本文要解决的任务就是
纵观中考物理试题,都存在有关效率的问题.现对中考中涉及到的滑轮组效率、热机效率、电动机效率和输电线效率问题作些分析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 Throughout the physics test
发展于日本、韩国的自然农业强调遵循自然规律,强调人类应更多地与自然合作而不是对抗,重视土壤,不使用化学资料,以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不污染空气、水、土壤和农产品为
<正>最近,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总结概括了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贸易改革成功的经验,并向全球范围推介,指出拉美地区这些经验,解决了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问
下午四点,穿着蓝色短袖衬衣、黑色西裤的朱清时出现在第一科研楼,400人的报告厅已座无虚席,很多没有位置的学生只能在两侧楼梯上站着。
论金融服务贸易壁垒上海社科院研究生部王勤淮现实市场结构既不是完全竞争,也不是完全垄断的,而是竞争与垄断的混合结构,即不完全竞争结构。服务贸易尤其是金融服务贸易的不完全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在“少教多学”理论的指导之下,我着重培养农村小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和阅读习惯,让他们获得走进语文大门的钥匙,能主动的获取
与共和国同龄的昆山市新镇小学,座落于风景秀丽的娄江河畔,建筑面积25531平方米,是一所原地新建的6轨现代化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