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固体电解质软段结构对离子导电性能的影响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成功地制备了以聚醚和聚酯为软段的单一软段和混合软段聚氨酯固体电解质,以低聚醚、磺化低聚醚为增塑剂,对聚酯和聚醚聚氨酯固体电解质进行了增塑改性,运用多种分析表征手段研究了上述新型聚氨酯固体电解质体系的结构、形态及离子导电性能.软段结构是影响聚氨酯固体电解质的结构、形态以及离子导电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磺化低聚醚可以作为离子源和增塑剂而应用于聚氨酯固体电解质体系.通过选取相对平均分子质量适当的磺化低聚醚,控制磺化低聚醚的含量,可以优化聚氨酯固体电解质体系的离子导电性能.对于EGPU/SPDXL固体电解质体系,SPDXL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00时,离子电导率最高;而对于EGPU/SPEG固体电解质体系,样品EGPU132-SPEG100-12和EGPU132-SPEG300-20均具有相对较好的离子导电性能.这些样品的离子电导率室温均达到10<-6>S.cm<-1>以上.
其他文献
近年来,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由于有着以下的优点:催化活性高,生物相容性好,高效的能量存储能力,无毒性,快速的电子转移速率,良好的热稳定性,使用寿命长以及对氧化反应的选择性高等
首次采用新型钯-炔络合物催化剂催化没极性炔单体共聚,合成五种π-共轭型聚炔,有效地提高了聚炔溶解性,实现了了可溶性酸掺杂,开发出系列新型π-共轭聚炔湿敏材料和薄膜型湿
该文综述了声化学在有机合成中近三十年来的应用与发展,对超声波辐射下克脑文盖尔反应和片呐醇合成反应进行了研究.第一部分:声化学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与进展.超声波方法在有
为克服天然明胶材料与人工合成聚乳酸材料的缺点,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明胶-聚乳酸接枝共聚物,用元素分析、IR、HNMR、热分析等方法表征了共聚物的结构,
目前,半导体聚合物量子点作为纳米材料家族的一员已经引起了极大的关注。相较于传统的染料小分子和无机量子点(QDs),半导体聚合物量子点(Pdots)有极强的荧光亮度,快速稳定的发射
该论文的第一部分工作是合成了3-丙烯酰氨基苯嵌蒽酮、9-烯丙氧基吖啶、10-烯丙基吖啶、丙烯酰基荧光素四种荧光试剂单体,然后在经硅烷化带上乙烯基团的普通或石英玻璃片上与
离子色谱法(Ion Chromatography,简写为IC)是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简写为HPLC)的一种,是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种离子分析的新技术。这种方法具有高选择性,且灵敏、快速、简便,可以同时检测多种组分,是进行阴离子分析的首选方法。 抑制柱是离子色谱仪的一个核心部件,研制具有较高抑制容量的抑制柱对于离子色谱法
该文应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光电子能谱(XPS)等研究了光交联过程中聚乙烯的表面光氧化和光稳定.研究表明聚乙烯在光交联的同时其表面发生了光氧化降解,且随光照时间的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