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海油田海南3块储层地质建模与剩余油分布预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__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月海油田海南3块位于辽河盆地中央凸起南部,构造面积约70km2 ,属于构造油藏。东营组三段3油组是该区块主要含油层位之一,本区块按照开发方案实施面积注水后,出现含水上升快,以单层、单向受效为主,地层压力恢复速度慢,采油速度低,递减快等开发矛盾。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运用储层沉积学、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相控随机建模技术等多种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以储层表征为重点,对该油田东三段3油组2、3砂组进行了相控储层地质建模与剩余油分布预测的研究,其主要成果与认识如下:1、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对短期旋回的叠加样式进行分析,在等时地层格架内将东三段3油组划分为四个中期基准面旋回,自下而上分别定义为:MSC1、MSC2、MSC3和MSC4。划分为2个演化阶段:持续基准面上升(水进)—基准面稳定下降(水退)的两个过程。2、对东三段3油组1口取心井进行岩心观察与描述,识别出4种层理和5种岩相,并结合测井资料研究,认为本研究区总体上为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和前三角洲亚相,并划分了6种沉积微相,其储集砂体主要为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河口坝砂体。3、结合沉积特征参数分布,建立了东三段3油组各小层的沉积相分布图,得到东三段3油组各小层砂体的平面展布规律。由于基准面升降和沉积物供应的相互作用,使东三段3油组的河流三角洲演化明显表现为以下三个阶段:三角洲的繁盛期、发育间歇期和活化发育期。4、确定孔隙度10%、渗透率0.5md为月海油田东三段3油组有效储层的物性下限。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是主要产油砂体,具有相对较好的储集物性,但非均质性较强。确定了有效厚度、孔隙度、渗透率、非均质性参数和微相等6个储层评价参数,应用灰色理论科学地确定了各参数的权重,建立了该油田储层的综合权衡定量评价体系。5、采用多信息协同、确定性和随机建模相结合的方法,提出河流三角洲前缘科学相控储层建模四步约束思路,即用概率、相序、定量知识库及变差函数进行分层次、逐步约束的方法与步骤。采用序贯指示和序贯高斯模拟方法进行相控随机建模,并用二个实现进行对比优选,所建地质模型真实地反映了地下地质体的展布特征。6、在前期地质研究成果及储层建模砂体预测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动、静态资料,对月海油田海南3块东三段3油组各小层的剩余油分布进行有效评价及预测。
其他文献
在用同位素源激发的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EDXRF)方法分析样品时,装置中的激发源、探测器和样品之间的几何条件对测量效率有一定的影响.本文使用EDXRF分析谱仪,采用不锈钢窗241Am源激
触键是钢琴演奏的基础。本文从钢琴触键的地位、基本触键方法、触键方法对音色的影响以及钢琴教学中触键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正确掌握触键方法的手段,这几方面来论述钢琴触键
在养殖条件下,通过70 d的生长实验研究了养殖密度和投饵率对1龄大鲵(Andrias davidiaus)摄食与生长的影响。养殖密度实验设40、70、100、130、160尾/m2五个组,投饵率实验设1.
众所周知,时下学生普遍对写作望而生畏,写作模式化情况较为严重,而教师又被传统的作文教学思路所束缚,一时束手无策。作文教学也一直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初中生作文
翻译的目的论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翻译理论,源于对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的不满,目的论的原则是目的法则和忠诚法则,两者贯穿翻译的整个过程,译者的翻译手段和策略都是由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是当前我国土地利用研究的热点.常用的研究方法是通过构建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分级,在此基础上提出集约用地途径,但由于存在地区和行业差异,此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正>清代著名学者王鸣盛在其《十七史商榷》中强调:"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目录学和文字学、训诂学、考据学、版本学、校勘学等历来被学者视
目的 本实验研究氧化锌丁香酚粘固剂和Gluma牙本质脱敏剂对牙本质与磷酸锌水门汀、玻璃离子水门汀和Super-Bond C&B超级树脂粘结剂三种不同类型的粘结剂间剪切粘结强度的影响
随着执政条件和历史任务的变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要求。执政能力建设,难点在农村,重点在基层。县级党委处于领导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实践层面,位居改革开放和
现今在我国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主要是根据课程教学计划和教材的统一要求进行的。教学基点和教学方法着重中等程度学生,适当向两边扩展。但是没有给予两极学生足够重视,尤其是学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