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与优化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l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高技术产业保持着较为快速的发展态势,在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打造产业科技创新高地的进程中,发挥着引擎作用。在创新驱动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自主创新能力仍有待提升,核心技术的掌握仍是一个难题,技术获取仍然需要一定技术引进,重生产轻技术开发的问题依然存在。产业创新系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创新系统与企业创新系统的纽带,产业创新系统的资源要素涉及劳动力、资金、技术等创新资源要素,这些要素具有一定稀缺性。在创新资源有限的条件下,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将成为制约产业创新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而资源配置效率是衡量和判断资源配置优劣的数量指标,也能够为资源配置有效性的改善指明调整方向。因此,以系统科学为视角,探析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内部结构要素和外部环境要素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利用资源配置效率的改进调整创新系统资源投入,能够准确把握制约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优化的关键问题所在,对于推动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也能为决策者重新审视产业创新资源配置提供一定科学参考。
  第一,界定了高技术产业、创新资源、创新资源配置的基本概念,概述了产业创新系统的基础理论,阐明了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的研究框架。
  第二,综合评价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构建了投入产出指标体系,采用最大熵投影寻踪模型对产出指标进行降维,结合StoNED模型和动态评价模型测算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运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分析了效率的地区差异,并采用ESDA方法对效率进行了时空分异研究。
  第三,系统分析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基于产业创新系统理论,分别从系统层次结构中的创新主体要素、创新载体要素、创新制度要素以及系统外部的环境要素选取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运用BP-DEMATEL模型对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识别,结合ISM模型探析了关键影响因素和非关键影响因素对效率的作用路径,采用面板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了关键影响因素对效率的作用效果。
  第四,构建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优化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依据系统动力学的建模原理和步骤、系统边界和基本假设、模型设计原则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借助因果关系图和流图分析了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投入与产出的演化过程,结合适应性检验和历史检验对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有效性检验。
  第五,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优化进行了仿真分析。调整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控制变量参数,以此生成诸多模拟方案,得到计算机仿真结果,并考察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投入与产出对控制变量参数调整的敏感性。依据各个模拟方案的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结果,在模拟方案集中选出最优方案,进而得到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投入的最优调整方案。
  最后,提出了应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的对策与建议。基于实证分析结果,分别从统筹中国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均衡配置、驱动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改善、优化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投入等三个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纳米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种纳米增强填料对橡胶进行性能补强是橡胶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在众多纳米增强填料中,从各种纤维素资源中提取的纤维素纳米晶(CNC)以其众多独特的优势,如已实现的大规模量产、高结晶度与刚性模量、超高的长径比和比表面积、良好生物相容性、可生物降解等,被广泛用作有机纳米填料以增强各种橡胶基质。在纤维素纳米晶增强橡胶复合体系中,填料与填料间相互作用、填料与基质间相互
学位
随着火车运行速度和载荷的提高,车轮和钢轨的磨损不断加剧。通过使用轨顶摩擦改进剂,控制轮轨间的摩擦系数在适宜的范围内,起到缓解轮轨磨损、降低噪音、提高行车安全性的作用。由于摩擦改进剂的性能指标较多,进行配方优化时难以兼顾多项性能,导致现有的轨顶摩擦改进剂存在力学性能较差、摩擦系数过高、磨损量较大等问题。本文创新性地采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进行配方优化,达到兼顾多项性能指标的效果,从而制备综合性能优良的
学位
纤维素纳米晶(CNC)是提取于天然纤维素的刚性棒状纳米粒子,具有结晶度高、比表面积高、光学性能好等独特优点,同时来源广泛、无毒、生物相容性好、可生物降解、绿色环保,利用其制备生物质材料已引起广泛关注。本文以三嵌段共聚物物理修饰CNC改变其表面性质,进一步将其作为添加剂制备生物质复合润滑油/脂和生物质复合薄膜材料,并研究了所制备生物质复合材料的性能。本文中所选用的生物质材料基质均为疏水性,因此需将亲
学位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传统Fenton反应已经被广泛用于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但严格受限于酸性条件和生成的铁污泥。本课题研究出了一种铜基的类Fenton催化剂铜/氧化铝/石墨相氮化碳来克服这些不足。本课题首先通过混合法和水热-煅烧法两种途径来合成铜/氧化铝/石墨相氮化碳复合材料,并分别记作Cu/Al_2O_3/CN和T-Cu/Al_2O_3/CN。随后对合成的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并
学位
纳米纤维素作为新型可再生生物质纳米材料,因其来源广泛,低生物毒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生物降解,高长径比,高比表面积,独特的晶型结构,丰富的表面化学活性等诸多优点,已经成为应用于众多领域的功能纳米材料。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两种不同性质的纳米纤维素在荧光传感材料领域的应用,研发出多孔荧光气凝胶材料和荧光探针,拓展了纳米纤维素在该领域的功能化应用前景。首先,设计了一种基于纤维素纳米微纤(CNF)与荧光碳量
学位
由于安全、环境友好、低成本和兼具电池高能量密度和电容器高功率密度的优点,水系混合电容器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然而,水系混合电容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电解导致电压窗口过窄,限制了其能量密度的提升。正负极材料的电压窗口直接影响器件的电压窗口,因此合理设计电极材料控制水电解过电势是拓宽电压窗口的有效方法。基于此,本论文同时探索了具有高析氧过电势的Ni0.25Mn0.753O4@C(NMO@C)纳米棱柱薄膜正极
学位
烧结过程余热资源回收利用是我国“十一五”以来现代钢铁联合企业的重点任务之一,目前已被纳入我国《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中。实施竖罐式余热回收技术变革和基于环冷机模式的余热回收技术挖潜是我国“十三五”期间乃至更长时间内烧结余热回收的两条技术路径。其中,基于环冷机模式的余热回收技术挖潜更具有现实意义:自上世纪90年代我国第一条环冷机模式的余热回收工程在马钢实施以来,国内外各学者及技
学位
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人们对于电气化设备的依赖增强,对于便携式储能设备的需求也越发剧烈。目前,伴随着电动汽车和手持终端设备而被广泛普及的锂离子电池市场前景广阔,但是,相应的地壳中有限的而少量的锂资源储备便引发了人们的关注,随着全球锂价格的一路飙升,寻求一种在功能上可代替锂且价格低廉的储能材料的呼声日益强烈。  钠离子电池作为一种和锂离子电池同期被发明而后期被搁置的储能设备,由于钠资源储量大、价格低廉
学位
随着全球气候剧变、水污染、城市雾霾横行等环境问题愈发严重,給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和挑战,全球环境规制日益严格,公众的环保意识也不断增强,但环境问题一直桎梏约束着经济发展。制造业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地位,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是我国制造业极易往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轨道上前行。当前我们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如果推动工业制造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共处,如何破解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然而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