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标侵权认定中混淆理论的研究——以“非诚勿扰”案为视角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商标侵权案件有增无减且展现多元化趋势,所以特别有必要正确识别商标侵权。新《商标法》更改了中国商标侵权的认定标准——混淆可能性,同时混淆理论贯穿商标申请、管理、确权、维权的每一环节,这无疑是一大进步,然而新《商标法》存在未明确混淆可能性概念、认定要素及混淆类型不足等问题。本文遵循从混淆可能性的理论基础到具体判定的研究思路,以“非诚勿扰”商标侵权案为切入点,对商标侵权及混淆可能性基础理论进行梳理;而后着眼现行法律,梳理混淆可能性认定的参考因素及实务中的具体运用;最终根据梳理结果,来评析中国混淆标准在立法及司法上的不足,继而有针对性的提出完善意见。  在中国,商标侵权认定标准尚未完全统一,《商标法》确立了混淆可能性标准,但在《商标法条例》、《最高院司法解释》中有条文规定为实际混淆标准。对于判断是否造成混淆可能性的要素也没有明确答案;侵权新类型层出不穷,传统混淆类型已不能适应实际的商业活动,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通过对其他国家及地区法律制度的评析,得以借鉴来完善中国商标法律制度。统一商标侵权认定标准——混淆可能性,避免同案不同判;丰富混淆类型来完善商标侵权制度;以列举方式阐明混淆可能性常规认定要素使司法机关予以参考,使中国《商标法》更好维护商标权人及消费者权益。
其他文献
文章通过对20世纪末欧美学界索卡尔事件的回溯,指出了近20年来在我国建筑学界中存在的种种索卡尔式倾向,并进一步提出了作者自己对相关现象的思考与判断.
该文介绍了一种新型滤油器,采用原棉为滤芯材料,运用旁通过滤系统,设置了蒸发室加热片及添加剂释放块,使这种过滤器具有独特的优点.
党的十八大进一步确定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为我们描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①这是毛泽东同
在中国革命早期,向警予是最早学习并且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共产党员,是中国妇女运动的早期领导人之一,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实践的革命家。尽管向警予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