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疗法与膈下逐瘀汤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对照研究

来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rplem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子宫腺肌病(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疗效,并与中药内服(膈下逐瘀汤)的治疗方法相对照,客观评价穴位埋线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寻找一种经济、有效、安全的方法。  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患者共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予以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予以中药口服。穴位埋线组于经前3--7天开始治疗,1个月经周期1次,1次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中药组给予膈下逐瘀汤,水煎服,日一剂,首次于经前10天开始服药,经期停药,月经停止后继续下一个疗程服药,一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子宫体积、血清CA125值、中医证候及痛经的变化以及血清CA125与子宫体积、中医证候、痛经的相关性。  结果:6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中60例完成治疗过程,脱落2例,剔除0例。经过治疗后:  1.埋线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83.33%,中药组总有效率76.66%,穴位埋线组在改善中医证候上疗效优于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痛经症状的改善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93.33%,中药组总有效率80.00%,穴位埋线组疗效优于中药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埋线组在降低痛经积分上明显优于中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穴位埋线组和中药组患者子宫体积均未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穴位埋线组在子宫体积缩小方面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穴位埋线组和中药组患者血清CA125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埋线组治疗后血清CA125值较中药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5.血清CA125水平与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体积、中医证候、痛经呈正相关关系(P<0.05)。  在本试验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穴位埋线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在改善患者痛经、降低血清CA125、中医证候方面疗效优于膈下逐瘀汤,但是对缩小子宫体积无较好的疗效。本研究结果提示,穴位埋线疗法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与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密切相连。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两者之间联系沟通的桥梁作用就是家访。家访是一门艺术,搞不好,好事变坏事,不好收场。为了提高家访的实效性,提高中学生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结合本人的工作实践,试谈谈在这方面的做法与感悟体会,目的是与同行交流探究高中部班主任工作的教育质量。为高考质量的提高开创必要前提准备和保证!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家校联系 高中家访效果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高中寄宿生数量激增,这是我国基础教育高级阶段教育规模扩张的必然结果。以我县为例,我所在学校为县级唯一一所重点高中,师资力量以及办学条件较县里另外三所高中略强,所以周边的十六个乡镇的学生都争相报考我校,由于社会以及学校发展的需求,我校近十年来不断扩招,由原来的十八个教学班扩充到现在的四十二个教学班,每班学生也由原来的四十八人扩充到七十二人。寄宿生由原来的不到二百二百人激增至八百人
期刊
学位
目的:  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在局麻下行侧后方入路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在术中神经根局部予以浸润运用糖皮质激素以及术后静脉内予以运用糖皮质激素的探讨,从而判断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的:  观察益肾养肝法治疗外阴白色病变肝肾阴虚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同时探索可能影响临床疗效的因素。  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进行临床试验研究,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