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章半边莲提取物LOB对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目的:采用Langendorff体外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LOB对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维拉帕米20μg/L)组,LOB低、中、高浓度(100,300,1000μg/L)组。在Langendorff体外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上,观察各组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心率(HR)及冠脉流量(CF),并测定冠脉流出液中的肌酸激酶(CK)与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3个浓度的LOB均能明显升高离体大鼠心脏LVSP,±dp/dtmax,同时减慢HR,增加CF,以上作用均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模型组复灌后冠脉流出液中的CK, LDH水平明显升高,而3个浓度的LOB呈浓度依赖性抑制CK, LDH的升高。结论:LOB具有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改善血流动力学、减少心肌耗氧量及稳定心肌细胞膜有关。第二章半边莲提取物LOB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在体研究目的: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观察半边莲提取物LOB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研究其机制。方法: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动态观察大鼠的心电情况,并分别于动脉结扎前10min舌下静脉注射5mg/kg、10mg/kg、20mg/kg LOB,设立阳性对照组和假手术对照组。实验结束后,取血检测LDH、IL-6的水平,取心肌组织测定梗死面积,病理学观察其形态学变化,并检测心肌组织匀浆中MDA的含量。结果:正常空白对照组心肌组织均无梗死;假手术组对心肌组织无显著影响;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心肌组织切片可见部分梗死区,为总面积的32.1±3.5%;而在缺血前10min舌下静脉分别注射不同剂量的LOB能不同程度的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心肌梗死面积,其中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病理切片HE染色显示,正常组心肌组织结构完整、清晰,细胞形态、大小规则,未见细胞凋亡、坏死;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结构紊乱,心肌细胞片状坏死。在缺血前10min前分别连续舌下静脉注射3个剂量的LOB(5、10和20mg/kg)能不同程度地减轻上述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中LDH、IL-6活性显著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前分别舌下静脉注射3个剂量的LOB(5、10和20mg/kg)能不同程度地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LDH活性升高。同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组织中MDA含量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前分别连续灌胃给予注射3个剂量的LOB(5、10和20mg/kg)能不同程度地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心肌组织匀浆MDA含量升高。结论:成功建立了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并初步证实了半边莲提取物LOB具有保护心肌损伤的作用,可能与减少LDH、IL-6及MDA的释放等因素有关。第三章半边莲提取物LOB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目的:建立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观察LOB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对其可能的机制作初步探讨。方法:正常培养H9C2(2-1)心肌细胞,并建立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加入不同浓度的LOB(10-6M、3×10-6M、10-5M)1h后,进行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作为实验组;设立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分别用LDH、IL-6.MDA检测试剂盒检测LDH、IL-6、MDA的水平;用TUNEL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情况;用caspase-3检测试剂盒检测caspase-3的活性;同时,用RT-PCR法检测各组IL-6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缺氧复氧损伤后,心肌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3个浓度的LOB均能不同程度地减少缺氧复氧损伤诱导的心肌细胞存活率降低;缺氧复氧损伤后,心肌细胞培养液中LDH活性及MDA含量显著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在缺氧复氧损伤前1h分别加入3个浓度的LOB(10-6、3×10-6和10-5M)能不同程度地减轻缺氧复氧损伤诱导的LDH活性、MDA含量的升高。我们分别检测了心肌细胞及培养液中IL-6mRNA和IL-6的水平,发现在缺氧复氧损伤后,IL-6mRNA和IL-6水平均显著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在缺氧复氧损伤前1h分别加入3个浓度的LOB (10-6、3×10-6和10-5M)能不同程度地减轻缺氧复氧损伤诱导的IL-6mRNA和IL-6水平的升高。通过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并检测caspase-3的活性,发现缺氧复氧损伤后,心肌细胞凋亡率及caspase-3活性显著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在缺氧复氧损伤前1h分别加入3个浓度的LOB (10-6、3×10-6和10-5M)能不同程度地减少缺氧复氧损伤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及caspase-3活性增加。结论:LOB能保护心肌细胞的损伤,其可能的机制有降低LDH的活性、MDA的含量;减少IL-6的表达及分泌;减少心肌细胞的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