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和谐社会为视角,对和谐社会的理论来源展开研究,揭示了在当代社会,必须加强和谐社会的建设。而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我国的农业还比较落后,存在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新世纪、新阶段加快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统筹城乡发展,改善中西部的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我国经济改革的重点任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个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现在,我国正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始终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基础地位,“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的全局性和根本性的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农村干部基层作风建设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本文从五大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和谐社会视角下加强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 第一部分,基本理论概述。这一部分着重写和谐社会的基本理论,和谐社会思想的来源和历史变革,通过历史的沿革,说明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本章同时概括干部作风的内涵,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干部作风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第二部分,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的历史进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的农村基层干部作风的特征。 第三部分,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的成绩和经验。从成绩、经验两方面说明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的成绩和经验。 第四部分,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从基层干部的精神状态、思想观念、服务意识、纪律观念等几个方面查找原因。 第五部分,和谐社会视角下改进农村基层干部作风的建议。从狠抓教育、学习和培育先进典型、完善规章制度、严格考评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