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双边贸易的制约因素及解决途径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shan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促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经过短短的几年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要按照当初提出的设想,在10年内实现既定目标,仍存在着种种的制约因素。本论文通过对中国—东盟双边贸易的现状和制约因素的分析,试图寻求解决的途径,这对建立中国-东盟贸易自由区,促进中国和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本论文主要以国际贸易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首先,本论文对关于国际双边贸易合作相关的理论进行了梳理,并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关于中国-东盟双边贸易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制约因素和解决途径的重要现实意义。  第二,对中国与东盟的贸易现状进行分析,首先介绍中国与东盟贸易自由区的贸易概况,跟着对中国与东盟各国(主要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等五国)的贸易现状进行分析,并选取1990-2005年中国与上述东盟五国双边贸易的数字,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探索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发展趋势。  第三,对中国与东盟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进行分析,为探索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和解决方法提供依据。  第四,根据现状和双方贸易分析,找出中国-东盟双边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双边贸易不平衡、东盟内部的经济差异大、经济结构趋同造成竞争加剧、交通运输条件差制约西南地区与东盟的贸易往来、银行结算体系不完善、东盟有限市场容量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时有抬头、“早期收获”的负面影响等。  最后,针对上述找出的问题,相应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研究认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双边的贸易发展既有良好的机遇,又面临严峻的考验。因此必须加大双方经贸合作;帮助东盟发展,缩小成员国经济发展差距;发挥比较优势,避免竞争加剧;重视中国与东盟基础设施建设和整合,加快货物与信息的流通;建立高效、快捷的地区贸易结算体系;建立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合作协调机制,减少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减少“早期收获”冲击等。
其他文献
纺织工业是中国的支柱产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我国纺织服装出口迅速增长,到2005年,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已经连续11年排名世界第一。由于发达的进口国一
先天性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系一种少见病。国外至今共报告100多例,国内查到的仅有10例。76年我们在湖北省枣阳县医院临床实习见到1例,报告如下。 患儿,男,7个月,枣阳县
黄石市是中国有色金属、非有色金属产出重要来源之一,石灰的产业也居全世界榜首。作为黄石市依赖于这些矿产资源而生存,具有特点鲜明的资源城市,这些资源都包括于有色金属、非有
介绍一例因心肌梗塞19个月而死亡的病例。经电生理研究示左房付径(AP)有较好的后向传导,而前向传导呈间歇性。尸解发现心脏后外侧的房间区域有相互靠近的三个付径,一个显示
期刊
介绍了福建电网电力市场交易问询答复及投诉受理系统的设计目标、技术线路、系统构架以及系统功能。该系统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自动呼叫分配(ACD)技术、计算机电话集成(CTI)
2018年9月8日,由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八路軍研究会联合举办的《初心永见——纪念杨静仁同志诞辰100周年书画图片展》在北京开幕。出席开幕式的有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负责同志、杨静仁的亲属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子女等共100多人。  本刊记者
期刊
周围血液中性粒细胞的硷性磷酸酶化学测定(以下简称NALP)对急性感染、血液疾病等的诊断意义、国内、外已有不少报导。而用于肿瘤诊断方面,文献报导较少,而且结果也颇不一致,
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具有家族性的先天性全血细胞减少伴有多种先天畸形的疾病,亦称范孔尼氏(Fanconi)综合征。国外已报告170余例,国内报告极少。我科于1976年2月收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