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媒介兴起,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技术赋权让受众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他们能够广泛参与媒介生产,较之以前传媒时代拥有更多创造的机会和平台。在受众参与式文化兴起的过程中,衍生出大量新文化形态、文化现象,而本文探讨的偶像迷群参与文本生产也属于该范畴。研究此类文化现象,需要了解其内在逻辑,这是研究中需要着重关注的课题。Web2.0时代下,开放性网络社交服务逐渐兴起,微博以明星入驻的宣传手段吸引了大批量的受众——亦可称为迷群。粉丝聚集在社区化的粉丝平台自发性地组织参与偶像相关的文本行为。本文通过新浪微博为主要场域,分析在其中发生的偶像迷群文本生产现象,以身份认同理论为主要理论,将传播学以及社会学知识相结合,运用文献分析法、网络民族志法、以及文本分析法,分析迷群之间、迷群与其他群体以及迷群与媒介的联系。探讨身份认同下粉丝控评与轮博这一特殊媒介现象的构成要素,进一步思考该背景下的粉丝文化的发展状况;最后通对过度控评与轮博的影响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偶像迷群的文本生产心理趋同;粉丝的文本生产与所在群体有很大关系,群体认同感易使控评、轮博的现象发生;控评、轮博的文本属于青少年亚文化,其具有同质性、组织性与富有归属感的特征;偶像微博热门转发与评论的用户基本相同;评论发布时间与偶像发布的微博时间越接近就越容易成为热门评论等等结论。通过线上观察以及个体调研,发现粉丝文本生产的主体为女性大学生,她们的微博使用率、对偶像喜爱忠诚程度相较其他人高,但对于控评、轮博类文本表现出较低的认可度。偶像迷群文本生产行为的兴起的背后有其内在逻辑支撑,控评与轮博现象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过度地控评与轮博会对迷群内外、网络平台、娱乐行业发展甚至现实社会带来难以规制的影响。最后希望借助对粉丝以及平台的引导以及完善规范娱乐行业制度理念等来改善网络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