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排桩加固边坡模型试验与数值分析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xiaoyan03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对非常活跃的滑坡和即将破坏的边坡而言,桩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措施。研究者们提出各种边坡经验设计方法和边坡及桩加固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方法。然而,采用的分析和设计方法不同得到的结果不一样,设计方法对桩-边坡间复杂的稳定机制也没有得到充分的诠释。本文采用模型试验和基于强度折减法三维有限差分软件FLAC3D来进行单排桩加固边坡的稳定作用机制研究。  首先,设计并制作了模型试验装置,对单排桩加固黏性土边坡进行了模型试验研究。通过模型试验测试获得:桩后的土压力是呈三角形分布,合成集中力作用在滑动面以上桩长的三分之一处;略高于滑动面处的桩弯矩和剪力达到最大值。桩前土压力测试结果表明,桩的作用影响范围在桩后达4倍桩径的区域。  针对试验模型,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对模型试验进行了数值分析,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说明可以采用数值模型分析桩加固边坡的桩土之间相互作用。  然后,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含基岩边坡在不同位置设计单排桩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桩身布置位置从边坡底部向边坡上部移动,边坡位移逐渐增加;在边坡坡面中上部布置排桩最佳,边坡安全系数最大,且随边坡坡角的增加最佳桩位朝边坡中上部逐渐转移;桩加固边坡的破坏方式主要有三种形式,即越过桩顶滑动、桩身前滑动以及通过桩身滑动,同时桩在基岩的嵌入长度对其也有影响。  基于抗滑桩的荷载分配比的数值模拟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抗滑桩加固边坡荷载三阶段传递方式,包括摩擦土拱(桩间土拱作用)、桩后土拱(桩的端部)以及桩前滑动体。借助于数值分析,研究了沿桩身不同深度桩荷载分配率的分布规律。通过不同的桩的距径比S/D、抗滑桩嵌岩深度、滑动体的剪切参数和桩土接触面参数的模拟分析,结果表明:(a)土拱的影响范围是桩后四倍桩径区域;(b)只有在一定桩距范围内才会产生土拱效应,随桩距增大逐渐不明显;当桩间距较小时,桩类似连续墙的作用,在土体中的土拱效应较为明显;随着桩间距增加,桩承受土体荷载区域扩大,因此,弯矩和剪切力的最大值会增加。(c)桩嵌岩长度占桩长15%以上,才能保证土拱效应出现;(d)土体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对边坡上部土层的桩荷载分配比有轻微影响,对深部土层的桩荷载分配比影响明显,且随粘聚力的下降,摩擦角的增大,桩荷载分配比会出现相应的增加;(e)桩弯矩和剪切力会随土体黏聚力的增加而增大,而桩最大弯矩和剪切力会随土体内摩擦角的增大而减少。  研究了嵌固桩加固边坡时的受力状态,发现抗滑桩存在嵌岩深度临界值,超过临界值时边坡安全系数不再增大;抗滑桩嵌岩深度小于临界值会显著增大桩身弯矩和剪切力,在均质边坡中,当桩的嵌入深度比小于临界值时有类似规律。分析了桩不同嵌入深度与滑面位置变化的关系,分析了在桩嵌入深度超过临界深度时,不同的桩嵌入深度对桩变形、弯矩及剪切力以及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高层、超高层建筑项目日益增多,由于建筑结构及使用功能上的要求,相应的深基坑工程也具有更深、更大、更复杂的特点,复合式土钉墙作为近年来一种新式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有限元强度折减法作为一种比较新的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工程技术人员的关注,由于其具有概念明确,物理模型简单,破坏面的形状或位置不
目前饮用水水源污染状况日益严重,水质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水中能够检测出来的微量有机物种类也不断增多,加之饮用水水质标准不断提高,常规水处理工艺已经难以应对当前严重的水体
随着饮用水水源污染日益严重,以生物活性炭为核心的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受到人们广泛关注。采用人工培养优势菌群强化生物降解作用的固定化生物活性炭(IBAC)技术具有显著的优势,活性炭吸附作用和优势菌群生物降解作用大大提高了除污染效率。但由于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IBAC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易受到水质、水量冲击以及环境因素等影响,产生优势菌群生物稳定性受到破坏的问题,从而限制了其在供水行业推广应用。本研究针对北
排水管渠设计计算中粗糙系数是一个关键参数,其值与管道水力特性的变化关系也是水力学中的一个难点。本文就圆管无压均匀流水力计算公式及管道粗糙系数进行分析,探讨了粗糙系
本文进行了UASB去除有机物和复合式A/O短程硝化反硝化的试验研究。 试验表明,垃圾渗滤液的pH值是影响其厌氧降解效果的关键因素,当pH6.6~7.6时,厌氧消化效果良好。UASB处理
学位
有机氮类化合物在饮用水氯/氯胺消毒过程中会形成没有消毒能力或消毒能力很弱的有机氯胺,从而降低饮用水的生物安全性。标准的氯/氯胺检验方法不能有效地区分氯胺和有机氯胺,因
本文采用有限元法研究覆盖层下环形衬砌对瞬态SH波的散射和动应力集中问题。用有限元模拟波动问题,其首要问题是人工边界的设置问题,由于要从无限域中截取有限区域来模拟无限域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结构和桥梁结构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无粘结筋应力增量的计算一直是推广无粘结预应力技术过程中的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