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年号研究 ——以政治文化内涵为中心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lhl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号的设立由来已久,主要功能是用来纪年,以及表示王朝之间的延续性与正统性,年号的文化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辽朝作为由北方少数民族所建立的政权,也制定了符合自身文化特点的年号制度,这不仅是契丹民族发展的一大进步,也是中原政治文化在草原民族中的一次成功实践,是中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突破。辽代年号的设立意味着草原游牧文明向中原农业文明的靠近与学习,是少数民族对中原文化的吸收与利用。辽朝自身的治乱兴衰与它对中原文化的吸收,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影响。因而,辽朝的年号的制定与选取,是对中原文化吸收和消化的过程,也是辽朝政治文明化的重要内容。辽朝年号的制定,是在唐与五代文化影响下形成的。唐朝在东北边疆设立的羁縻府州以及与契丹的和亲,促进了中原文化在契丹民族中的传播。汉臣在辅佐阿保机统一契丹诸部变家为国的过程中,也有意识向其灌输中原的思想文化。故辽朝年号在构词、政治意向、文化内涵上都有向中原文化靠拢的迹象。随着封建化程度的加深,辽朝年号的内涵语意越来越丰富,不仅在政治上表达帝王统治意向,还在文化上体现了“中国”意识。辽朝前期,功业草创、政治动荡,因此年号取义多与军事战争和政治斗争密切相关,如“天显”、“会同”、“大同”、“天禄”、“应历”。这一时期,辽代帝王对中原皇位继承制度中的正统性有着深刻认识,但还未产生自称“中国”的正统意识。辽朝中期政局稳定、社会和谐,年号与国家稳定和国泰民安息息相关,如“保宁”、“统和”、“太平”。这一时期帝王不仅对皇位继承的正统性有所认识,对于自称“中国”的正统观意识也有所觉醒。辽朝后期政治动荡、叛乱迭起,年号与军事战争和政权存亡密切相联,如“乾统”、“天庆”、“保大”,这一时期年号强烈地表达出辽王朝是上绪唐统的“中国”王朝。辽朝皇帝为了维护和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改元时兼采儒释道及萨满思想。此外,辽朝改元对国家司法、宗教信仰和地方行政建置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此观之,契丹文化最终成为了多元交融汇聚的文化,与中原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明中的重要内容。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发展,有助于牢固铸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深刻认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理论有着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视频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方法,视频素材是其重要的教学资源和语言学习途径。因此,研究汉语教学视频素材也就成为了汉语国际教育领域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短视频平台迅速发展,关于自媒体汉语教学短视频素材的应用研究逐渐兴起。本研究将立足韩国汉语课堂教学,从自媒体汉语教学短视频的应用问题出发,以抖音APP为语料来源,采用问卷调查法、数据归纳法等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自媒体汉语教学短视频在
目前,Ni系低温钢正朝向一个减量化和低成本化的方向发展。Ni作为一种稀有且贵重的金属元素,降低钢中Ni含量能有效地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因此,低镍LNG钢的生产开发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普遍被用于生产LNG储罐的9%Ni钢,国内外对其减Ni化钢板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采用传统QT(淬火+回火)和QLT(淬火+两相区淬火+回火)工艺生产的低镍钢钢板存在韧性差或强度不足等问题。为了获得良好的力学性能,采用TM
学位
本文首先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概念争议进行梳理,得出马克思主义法学实质上是人民群众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基础,对当前社会已有的法学思想进行批判继承而形成的认识与实践。随后进一步引出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经典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法学思想与列宁的法学理论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本质含义进行了阐明。其次,通过上述梳理,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中国化进行了历史分期,在中国革命、建设
中秋节是华人社会中重要的节庆。华人迁移至世界各地也带着自己的中华文化,并融合当地环境文化,形成更多姿多彩缤纷的“中秋节”。砂拉越华人入乡随俗,与多元民族和谐相处,共荣共存。彼此共同庆祝彼此的文化佳节,因此各自的文化也会加入其他民族的文化特点,以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与尊重。古晋亚答街的“古晋缤纷文化庆中秋庆典”就是最佳的例子。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砂拉越中华文化传承与多元文化融合之探讨,以古晋亚答街的“古晋
农民画是中国当代民间艺术的一种艺术形式,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是在政治力量的引导下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绘画形式。“农民画承载着民间文化传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与传统文明碰撞融合的典型案例。”[1]享誉中外的户县农民画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发展于60、70年代,70年代后期形成高潮,80年代开始调整和改革,90年代以后趋于成熟。孕育于传统剪纸、刺绣等民间艺术的户县农民画,经过多年的演变和发展,以其独特
羌绣是羌族人民在日常劳动和生活中创造的智慧结晶,是体现羌民族审美情趣、文化意涵、历史记忆的重要民族艺术瑰宝。传统社会中的羌绣主要以羌族传统服饰为载体,是羌族人民生活中集实用功能与装饰功能为一体的日常用品和工艺品,反映了羌人热爱生活,尊崇生命,崇拜神灵的心理特性,具有强烈的羌族特色。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羌族聚居地的生态环境qiangx及生活方式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现代社会中的羌绣在继承传统
中医内科学是祖国医学临床医学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其自身特点,同时又是其它临床学科之基础。因此,对中医内科学科研思路与方法学进行探讨甚为再要,笔者略陈管见,借以抛砖引玉。
期刊
东北亚细石叶工业的特点揭示了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扩散和技术扩散。从距今约27000-17000年开始,随着末次盛冰期的推进,人类对于气候变化进行了一系列的适应性策略和迁徙活动。适应狩猎采集者高速流动性策略的细石叶技术在此时产生。本文对中国北方华北、东北旧石器时代晚期细石叶遗址内细石叶技术和石制品组合进行了基本的阐述和分析,对于船形、楔形两种石核技术分布的时间与空间进行了概括。基于两者的时空分布进行
中国使用朱砂的历史极为悠久,先秦时期的众多考古遗址中都发现有使用朱砂的迹象。朱砂成分为Hg S,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变色,是极佳的红色颜料。目前的研究仍缺少对判别考古遗址中出土朱砂产地的方法,同时缺乏对我国主要汞矿的实地调查与取样分析。本研究旨在对秦岭地区的古代朱砂矿遗址进行初步调查和采样,同时对该地区主要朱砂产地的朱砂进行测试分析,利用偏光显微观察、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电子探针、扫描电子显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