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不完全脱水氯化镁制备稀土镁合金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海省盐湖钾镁资源丰富,柴达木盆地有盐湖75个,以钾、钠、镁、硼、锂为主体的盐类资源总储量达3283亿吨,镁盐储量为48.15亿吨,其中氯化镁储量为31.43亿吨。察尔汗盐湖区也是我国目前正在开发的最大的钾肥工业基地。在钾肥生产过程中,每生产1吨氯化钾可副产8~10吨氯化镁。目前氯化钾提出后的老卤主要成分为氯化镁,长期以来我国对青海盐湖资源的开发利用仅停留在KCl资源的利用上,在提取KCl的过程中有10倍于钾肥的老卤MgCl2重新排入盐湖中,如何综合利用氯化镁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否则不仅会造成镁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会对盐湖卤水的资源结构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盐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我国是稀土资源和生产大国,但国内稀土年消耗量却不到3万吨,应用有限,发展不平衡,尤其是提取镨、钕后剩余的镧、铈轻稀土以及提取镝、铽、镥后剩余的富钇稀土大量积压,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应用领域。   本文寻找了一个新方法来综合利用青海盐湖水氯镁石和我国丰富的稀土资源,即电解不完全脱水氯化镁制备稀土镁合金。电解法生产镁具有很多优点,但是传统电解法所用的原料无水氯化镁的制备工艺条件苛刻,最后两个结晶水的脱除很困难,导致电解法生产金属镁的成本高,镁产品缺乏竞争力。针对这种情况本文采用直接电解MgCl2·2H2O的方法,避开脱除最后两个结晶水的工艺步骤,避免完全脱水的困难,大大降低了原料生产成本。实验过程采用CeCl3、NdCl3作为作添加剂,通过共沉析的方法制备稀土镁合金,简化了工艺步骤,还可以有效利用提取镨、钕后大量剩余的铈稀土,使稀土元素铈可以得到广泛应用,将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   本实验采用MgCl2-NaCl-KCl-CeCl3体系和MgCl2-NaCl-KCl-NdCl3体系电解生产稀土镁合金。研究表明,采用此两种体系电解熔融水合氯化镁的方法生产稀土镁合金是可行的。在100A电解槽上,选择较佳电解质成分,进行了阴极电流密度、电解温度、极距对电流效率的影响实验研究,并对加料配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当电流密度1.5A·cm-2,电解温度700℃,极距4.2cm时,电流效率可达到48%。   我国金属镁工业目前正处于重要的发展时期,镁工业的发展最终取决于生产成本和产品性能。以不完全脱水氯化镁和氯化稀土为原料,通过电解直接制备附加值高的稀土镁合金,将资源优势转为技术优势和经济优势,这对促进我国国防工业、汽车工业和电子工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时域有限差分算法(FDTD)已广泛应用于波导、同轴线、微带天线的研究中。FDTD在进行网格离散时需要满足数值色散和对离散间隔的要求,这使得FDTD法在
在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做博士后的两年多时间里,主要完成了两部分工作。一是设计并建立了螺旋床快速热解装置,通过连续运转试验证实了螺旋床快速热解工艺的可行性,对设备结
重质油的深度转化与高效利用是目前国内外石油加工技术研究的热点。减压渣油经溶剂萃取脱残渣处理,可以有效脱除金属杂原子、大部分沥青质及部分重胶质,但脱残渣油的性质仍然
RNA干扰(RNAi)是双链RNA介导的、序列特异的转录后基因沉默现象,RNAi能高效特异地阻断基因的表达。siRNA是RNAi过程中的21 nt-23 nt的小干扰RNA,是RNAi产生效应的中介分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