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国家政府大力推动原创内容、视频行业正处于转型阶段以及网络年轻用户比重加大等有利形势下,网络综艺节目已然迎来了发展的黄金阶段。网络综艺节目因生长于网络,不管是形式还是内容,都与青年一代的文化心理高度匹配。在这样的背景下,众多青年亚文化节目成功突破“圈层”,并且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迅速传播开来。面对各类青年亚文化节目的“各显神通”,某一类型的青年亚文化节目要想在新媒体语境下“突围”,解决其如何进行文化生产与消费是一大关键问题。2018年初,由优酷视频联手灿星制作的《这!就是街舞》在优酷视频正式播出,从节目的播出情况来看,《这!就是街舞》是优酷视频成功地打响其“这!就是”系列节目的第一枪。《这!就是街舞》一时间成为了新媒体领域青年亚文化节目的典范,因此,本文以其为研究案例,通过立足节目文本呈现,在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的理论框架下,总结出《这!就是街舞》的文化生产与消费特征,从而不仅可以揭开节目在青年亚文化生产与消费中的“秘密”,而且能够为其他相关类型的青年亚文化节目提供理论与实际操作上的经验。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在互联网新媒体的平台下,青年亚文化在建构自身独特风格上符号化更加鲜明,在展示自身娱乐反抗天然属性的同时,表现出的是一种“更为温和的抵抗”,且在市场消费与强大支配文化的双重规则制约下,也更多地表现出了理性的运作机制,即“反收编”表现得更为“温和与理性”。另外,网络综艺节目《这!就是街舞》利用拼贴、仪式、符号化的方式呈现出自身的亚文化风格与娱乐性,从而进行自身的文化生产。另外,《这!就是街舞》在消费上主要来源于两方面的消费,即粉丝消费和舞者自身消费,而在消费的背后则隐藏着强大的认同建构。总之,通过《这!就是街舞》节目的热播,街舞这一青年亚文化形态重新被人认识,同时通过节目对青年舞者的呈现,不仅突出了“和平、尊重与爱”的街舞核心,而且也重新定义了年轻文化。综上,本文认为,在青年亚文化的理论框架下,《这!就是街舞》所进行的文化生产与消费,不仅对打造多元文化有积极意义,而且对现代青年在价值引领上也有突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