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性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课程干预研究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k3don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生在青春期性激素增长,开始有了性意识,对一些与性有关的问题开始产生了好奇和困惑,这一时期会产生较多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就可能会出现心理上的困扰和障碍以及行为上的失当。所以这一时期开展性心理健康课程尤为重要。应当选择适应当代社会发展要求和初中生性心理发展水平的课程理念、内容与方法。目前学校对性教育的重视程度普遍不够,教师虽然想要开展性心理课程却不知如何开展。性心理课程的开设面临很多阻碍。在本论文的研究中,选取了河北省邯郸市三所不同层次中学初中三个年级共397名学生,采用《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问卷》对学生进行了团体问卷调查,对初中学生的性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和影响性心理健康水平的各因素进行分析。采用自编问卷和访谈法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调查,总结学校性心理课程的开展情况。并以调查结果为基础,吸收赋权型性教育理念,选取前测无显著差异的两个班,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实验组学生进行4个主题7个课时的教学干预。最后进行前后测分析教学效果,并对教学关键点和教学方法进行反思。本研究的结果如下:(1)研究结果表明,初中生性心理健康量表的均值为3.51,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各量表均分从高到低为性价值观(3.65)、性适应(3.56)、性认知(3.27)。(2)不同年级、性别、户籍地、父母文化程度的人口学变量在学生的总体性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差异;且男生、乡村户籍、初一、父母文化程度低的学生性心理健康水平更低。(3)性心理健康课程在各学校开展状况主要有四个方面:学校对性心理课程重视不足与学生需求存在矛盾、教师对性心理课程态度不一、教师对如何开展课程不够了解、性心理课程开设面临很多阻碍。(4)赋权型性心理课程干预方案能够提升学生的性心理健康水平。
其他文献
以玉米皮为原料,采用耐高温α-淀粉酶脱除玉米皮中的淀粉,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进行优化,确定了玉米皮中淀粉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酶量为1462.3 U/g,固液比为1:10,p H为6.5,反应温度为95℃,反应时间为4.0 min,在此条件下,淀粉的残留量为1.97%。以玉米皮为原料,采用中性蛋白酶脱除玉米皮中蛋白质,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Box-Benh
学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发布后,以扶贫为题材的纪录片应运而生。在肯定近年来扶贫纪录片在反映扶贫进程上所做出的贡献的同时,也存在不足与问题。由于将扶贫相关政策等抽象事物作为思想主题,扶贫题材纪录片多以解说词直接叙述,使得叙事内容缺乏主体依托,导致情感表现力不强,表现手法单一等。细节具有“微言大义”的特点,恰到好处的细节能够使扶贫纪录片在具体的事件中有力地表达抽象的主题,传达真挚的情
学位
对教学设计的研究始于美国,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入我国,逐渐引起我国学者们的研究兴趣。教学设计成为教学研究领域中活跃的热点之一。良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教师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教学设计,教师进行系统化教学设计的能力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部分。由美国发起的跨学科STEM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科技教育的新走向,也成为当前学前教育讨论的一个新方向。在学前STEM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是教学设计的主体,其教学
学位
毕业作品《陶事》讲述了一对父子在陶艺传承与探索创新中,各自的思考和行动的故事。在叙事手法上,采用了人物主体叙事概述和渐进式叙事手法,并在最后分析了毕业作品的视听语言。在视听语言上,采用人声、音乐、同期声等多种表现手法配合叙事,使观众身临其境,以达到宣传非遗文化,传承陶文化的效果。毕业作品《陶事》在叙事方法上采用了客观记录式。研究方法采用了影像观摩法、实践创作法以及个案分析法。文章主体分为六个部分:
学位
生活处处皆叙事,纪录片因有故事而更加可视。但凡“打动人”的纪录片往往拥有真实性和感染力,这就要求纪录片要用真实的叙事要素来建构一个完整故事。戏剧五要素源于叙事学,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构建叙事。本文将纪录片视为一种叙事文本,基于“戏剧五因”理论对人物纪录片的叙事进行研究。首先,厘清人物纪录片与“戏剧五因”之间的关系,归纳出“戏剧五要素”的叙事意义;然后,从社会关系、动机、行为三个面向探讨“戏剧五因
学位
动画短片作为一种短小隽永的作品类型,如何在极其有限的篇幅中,迅速完成叙事目的,表达故事主题是动画短片讲故事的重难点。能高效率地讲好故事的叙事手法有很多,单线性叙事,复调叙事,非线性叙事等等,其中重复叙事是最为实用,也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叙事手法。重复叙事在动画短片叙事研究中并未被单独讨论过,在真人影视作品中也少有提及,这个提法大多数时候出现在文学领域。本文通过归纳和演绎法以及个案分析法,以国内外各大
学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乡村教育事业对于振兴乡村起着重要的作用。推动乡村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当前,为了更好地应对农村小学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性缺编等问题,许多地方开始进行小学全科教师试点培养,接受定向培养的全科教师必须在毕业后到定向县(市、区)农村小学任教不少于6年。对于小学全科教师而言,能否真正适应教师工作,直接影响小学教育教学活动、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农村教育教学水平的提
学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首次提出“获得感”,近年来,获得感日益受到人们关注。民办幼儿园在我国学前教育领域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促进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而民办幼儿园教师,则是践行者,一步一步推动民办幼儿园的发展。提升民办幼儿园教师获得感成为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热点和共同地追求,它影响着幼儿教师福祉,推动着民办幼儿园教育更好地发展。因此本研究聚焦民办幼儿园教师获得感,力图反映民办
学位
初中阶段作为生命历程中一个特别的转折时期,经历了从稚嫩的童年到青春期的过渡。面对着迅速地生理发展和相对滞后的心理发展这一矛盾,非常容易滋生各种心理问题。自卑感,作为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存在于不少初中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虽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适度的自卑感可以起到促进和激励的良好作用,但过多不恰当的自卑感却会使得处于敏感期的初中生难以适应社会,在不利于其身心发展的同时也会对人格的塑造构成一定的影响。鉴于
学位
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公众的生态文明素养仍有待提升。2017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增强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儿童认知发展、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小学教育全过程,提升小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有助于为未来社会培养具有生态文明价值观和实践能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而推进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