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新书》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新书》主要从文献面貌、学术来源以及《新书》中包含的礼思想进行研究。
  在文献面貌方面,本文梳理、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对《新书》的作者、《新书》的篇次进行辨析,认为《新书》虽然篇次上可能不是原貌,但内容是渊源有自的,且尽管作品不都是贾谊手著,却是贾谊思想的表现。所以,《新书》可以作为研究汉初文献、贾谊思想的材料。
  《新书》的学术渊源,本文整理了了前人注释的成果,分析了《新书》中的引书情况,认为《新书》是博通诸子而来,尤以“六经”为重。并着力分析了三个现象:一、《道德说篇》的“六经”排序,分析《道德说篇》及先秦两汉文献中“六经”排序现象,认为主要有两个系统;二、《新书》中引诗释诗分析;三、《新书》中的故事,调查其与先秦至汉初文献的互见情况及可能的文献来源。
  礼思想研究,包括三个部分:一、贾谊的理想构架,从制礼作乐的角度来理解分析改德、定天子礼和礼容;二、礼思想的现实作用,认为礼思想是贾谊考虑社会政治问题的出发点;三、礼论的学术来源,认为贾谊的礼论是在儒家礼论的基础上融合道家、法家的“道德”、“势”概念而成。
其他文献
对金庸武侠小说的研究除了“个案鉴赏”“文学批评”外,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出发也能够为金庸小说提供一种研究角度,从而设立一个新的研究维度,通过对照和比较,以此来反观金庸笔下小说的独特风格。本论文重在借助西方的后现代文艺理论来观照金庸笔下的众多小说人物,摆脱传统的文本分析以及思想概括。以小说中人物的自我批判和自我更新为切入点,既可以把握小说中人物的主体性变化,也能够反思封建社会思想对人的规训,从而建立现
学位
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嫩江平原西部,科尔沁草原东部,按照第二版《中国语言地图集》分区,白城方言属于东北官话区哈阜片长锦小片。白城地区在历史上曾经为多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地,白城方言因此受少数民族语言影响,方言特征鲜明。目前在学界还没有系统、完整的白城方言语音研究成果出现,只有一些学者在进行吉林地区方言语音对比研究时将白城方言语音涵盖其中,并且还没有人使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对白城方言语音进行专门研究。因
学位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是刘树屏于1901年编纂出版的一套以字典形式编排的识字教材,我国的胡适、鲁迅等文学大家都以此书发蒙,被称为“百年语文第一书”。该教材以字为单位、以意义为分类依据进行编排。教材选字秉持“皆世俗通行”的原则,共收录生字3291个。教材在字目下对生字做出注音释义,与传统字书布局模式相同。因此众多学者认为,这套教材不仅是一套专业的儿童识字教材,也是一套专门为儿童编排的识字字典,具有很
学位
全文除引言与结语部分外,共分为四章。对梁朝乐府与文艺发展的物质基础、艺术表现及其历史渊源进行了探讨。第一章机构设置与乐制考辨为还原文学生态提供历史信息,第一章通过对二十四史相关史书记载的爬梳比对,基本构建出了萧梁时期乐府机构以太常卿为首、下列诸令丞的基本结构,以及机构之内各官的官阶、性质并对其职能进行了辨析。此外,还对萧梁时期的涉乐诏令及相关政事活动进行了考察,通过对梁朝雅乐改革的具体内容与原因的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迈克尔·坎宁安(Michael Cunningham,1952-)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电影、电视剧编剧,他的作品曾多次获奖并登上畅销书榜。本论文依托空间叙事理论来研究迈克尔·坎宁安作品中的空间叙事特性,作家将独特的空间体验融入到文本中,划分了不同的叙事空间,并运用空间叙事策略使文本呈现出空间化的特点,进一步挖掘了小说空间叙事的价值。除绪论与结语部分外,本论文共分为三部分。绪论部分梳理了迈克尔·
学位
田汝成(1501—?),字叔禾,号豫阳、药洲先生,钱塘(今杭州)人,明代文学家。学界目前对田汝成的研究多放在其游记散文及历史散文上,且研究成果不多,关于其诗歌的研究寥寥无几,基本处于学术空白的状态。本论文以《田叔禾小集》中所辑208首诗歌为对象,对田汝成诗歌作品作一全面梳理,通过对田汝成诗歌题材及其所蕴含的情感体验进行分析,探究其诗歌的艺术特色,对其诗歌进行整体研究,以期有助于田汝成文学创作研究的
学位
毕飞宇的小说始终密切关注着人们的命运,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久久望着’的其实还是人的命运,准确的说,我们的命运,我们心灵的命运,我们尊严的命运,我们婚姻的命运,我们性的命运。”~((1))其中,对婚恋命运的关注体现得尤为突出。在他的笔下,无论是婚姻还是恋爱都已经不再是纯粹的爱的结合,而是由多种因素所导致,继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婚恋模式,这些不同模式的婚恋悲剧结局以及所反映出的问题对我们当下生活具有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