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性含湿多孔介质在干燥过程中优化传热传质机理的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fly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一部分,已列入国家“种子工程”计划。本文在综述了植物性含湿多孔介质干燥研究与进展的基础上,结合大量实验与理论分析,进行了物料非稳态干燥动力学特性与物料颗粒内部水分扩散机理的研究,揭示了植物性含湿多孔介质优化传热传质的机理,发展了优化干燥理论,并为蔬菜种子干燥新机型的开发与研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与技术基础。文中的主要工作如下: 1.实验研究:根据物料特点,研制并改进了固定床与振动床干燥实验系统,以谷物、中草药与蔬菜种子为代表性物料,应用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分别以不同的干燥方式进行了物料的干燥动力学特性对比实验与同步种子生理实验,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与数学模型分析提供了可靠的基础,也是新型干燥机型研制的基础。 2.干燥理论模型:提出了由物料干燥过程非稳态干燥动力学方程、物料颗粒内部水分扩散模型、干燥系统运行特性分析的多项式模型组成的干燥机制模型体系,描述了从物料与干燥介质热质传递、物料内部水分输运,一直到干燥系统运行特性的过程特征。研究表明:干燥动力学方程的分析指明了优化传热传质的方向,物料颗粒内部水分扩散模型的数值计算揭示了优化传热传质的机理,以此为基础可以确定合理的干燥系统,组织优化的干燥工艺过程,而多项式模型分析了干燥系统的运行特性,是具体干燥系统进行优化控制的基础。 3.非稳态干燥力学方程的理论计算:结合蔬菜种子的对比干燥实验,应用方程定量分析了不同参数(如含水率、料层厚度、干燥介质温度、升温速率、振动参数)对干燥速率的影响,进行了优化变温干燥工艺的模拟与分析。研究表明:干燥动力学方程的形式(3—29)能够描述物料整个干燥过程的特征;升温速率是影响干燥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优化的变温干燥工艺与恒温工艺脱去同样的水分,虽然干燥周期相同,但干燥进程不同,变温使物料在整个干燥过程中的平均料温较低,特别是物料在高温期的时间较短,有利于物料品质的保证与节约能源。 4.物料颗粒内部水分扩散模型的理论计算:采用有限差分法通过求解物料内部水分的扩散方程,模拟分析了蔬菜种子的脱水过程。通过边界条件的处理把反映物料干燥过程动态特性的实验含水率曲线与物料颗粒内部水分扩散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较准确地确定物料颗粒在非稳态脱水过程中内部水分扩散系数和分析内部水分分
其他文献
【正】 (一) 上海的信托贸易业务,是由上海市综合贸易信托服务公司经营的。过去,在极左路线干扰下,曾被当作资本主义经营的典型批判,一九七二年机构撤销,信托业务被迫停止。
热红外遥感与其他手段相比具有特殊优势,本文研究的热红外图像成像波段是8~10.5μm,该波段图像能获取典型目标的类型和工作状态,在军事目标侦察、热点地区监视、伪装目标揭露
20世纪是外科学的辉煌时代.在21世纪,外科医生将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我们将要与RoboDoc共同操刀或是用计算机键盘来指挥操作?卸下脏器、换上零件,就像个车间?我们
期刊
日前,教育部与建设部联合启动“职业院校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在全国选择94所中等职业学校、71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示范性培养培训基地,与各地推荐的702个
根据建筑设计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以高职院校建筑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对建筑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研究与分析。从专业生产实习、课程设计结合综合实践内容和
本文在阐述饱和砂土液化的定义、液化机理、破坏方式的基础上,重点介绍目前国内常采用的砂土液化分析判定方法,及有限元液化分析的研究新进展,最后在分析产生液化影响因素的
刻画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特征,通过QAP分析定量揭示其影响机制。结果显示:长江中游城市群存在3个分别以武汉、长沙和南昌为核心、以省界为界限的城市社团,社团结构存
针对微细粒矿物绿色回收的新型锥面铺展流膜设备——悬振锥面选矿机的技术特性和分选机理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拜格诺剪切松散理论和斜面流分选原理在悬振锥面选矿机分选中的应
蔗糖非发酵相关蛋白激酶在植物胁迫应答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拟南芥SnRK2基因家族为材料,检索本实验室马尾松转录组数据库,获得一条马尾松SnRK2基因,经同源比对命
1906年,Horn首次应用硫酸镁鞘内注射控制妊高征子痫,取得满意效果。1925年,Lazard[1]报道了静脉应用硫酸镁治疗17例子痫,仅有1例死亡。此后,硫酸镁在世界大部分地区得以应用。但是,在欧洲硫酸镁的应用则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