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中学生颈肩痛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来源 :广西中医学院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nger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调查南宁市中学生颈椎健康现状;2.探讨中学生颈肩痛相关影响因素,并为临床诊疗和区域健康提供依据;3.研究中学生颈肩痛者的影像学特点。  方法:1.通过查阅文献、专家咨询等方法设计颈椎健康调查问卷,其中调查表内容包括颈肩痛常见临床症状及中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习惯,特别是怀疑为颈椎亚健康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正式调查前须先行预调查。2.2009年4月-2009年6月对南宁市市区及郊区随机选取的6所中学内进行,在校内以抽签的方式随机整群抽取5个初中班级及5个高中班级,共调查623名中学生,回收592份合格问卷。其中男性299名,女性343名,最小年龄14岁,最大19岁,平均16±1.3岁。3.以近半年以来出现颈肩痛表现的次数,可伴有头晕、头痛、心悸等不适症状,影响学习、生活质量,但并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经改变作息方式后可缓解为入选标准。4.所有调查表经认真审核后,录入Excel数据库,并进行查错纠正,以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主要有对颈肩痛患病率的x2检验等描述性分析及对其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5.根据实际调查返回的观察组情况,遵循自愿和知情同意的原则选择20例构成观察组,同时按1∶1的比例选择并组成对照组20名,将上述40名研究对象行第二阶段的影像学研究。纳入的40名对象均进行临床资料及颈椎X线检查。综合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比较,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  结果:1.所调查的中学生颈肩痛患病率为15.2%,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18岁之间的患病率较高,而性别之间无差异;2.年龄增长、晚睡和坐姿不正确可能是中学生颈肩痛的危险因素;3.中学生自我感觉不同的学习生活压力之间颈肩痛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利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中学生近期(六个月)的负性生活事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经Logistic单因素分析,各等级颈肩痛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0),但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颈椎X线中,观察组中13名(65%)生理曲度改变,呈变直、反弓,2名(15%)颈椎失稳,3名(15%)轻度骨质增生;对照组中有3名(15%)颈椎生理曲度轻度改变,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颈肩痛在南宁市中学生人群中较为普遍,其危险因素来自于多个方面;2.适时睡眠是南宁市中学生颈肩痛发生的保护性因素,而年龄增长、晚睡和不良的坐姿可能是颈肩痛的危险因素;3.社会心理因素对中学生颈肩痛影响具有非特异性;4.颈椎曲度的改变是中学生颈肩痛主要X线影像学特点。
其他文献
目的:对比研究自体髂胫束移植与同种异体肌腱移植手术重建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断裂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入A、B两个治疗组,A组为选择自体髂胫束移
目的:建立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给予清胰解毒汤灌胃治疗,检测血中胃动素、淀粉酶含量,藉以评价清胰解毒汤对胃动素的作用,探讨其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药理作用机制,为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