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苦参止痒液的制备工艺及其质量标准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sain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方苦参止痒液处方为我院中医科邢彦军主任的经验方,临床疗效显著。本品是由苦参、黄连、蛇床子等十余味中药制成的外用制剂,对各种病原体所致的外阴炎和阴道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为了将该药物更好的应用于临床并便于储运与使用,参照中药研究的指导原则,研究了本品的制备工艺。 目的:通过设计工艺路线,进行工艺方法和条件的筛选,制定出方法简便,条件确定的稳定工艺,以优选复方苦参止痒液的最佳提取工艺与制备方法。 方法:采用正交试验筛选提取工艺。以加水量(A)、浸泡时间(B)、提取时间(C)作为考察因素,以总挥发油的收集量为指标,优选蛇床子、花椒、莪术中的挥发油提取工艺。以加水量(A)、煎煮时间(B)、煎煮次数(C)及醇沉浓度(D)作为考察因素,以苦参碱为量化指标,优选最佳水提取乙醇沉淀工艺。以ZTC1+1澄清剂的用量(A)、药液浓度(B)、反应温度(C)、搅拌速度(D)及时间(E)5个因素作为考察因素,优选出最佳水提取澄清剂沉淀工艺。比较最佳水醇法工艺与最佳澄清剂法工艺,以苦参碱和蛇床子素含量为指标,优选出最合适的精制工艺。 结果:通过正交试验筛选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1)挥发油的提取:蛇床子、花椒、莪术加14倍量水,浸泡0.5小时,提取7小时。(2)水醇法工艺的最佳条件为:加12倍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醇沉浓度为80%。(3)吸附澄清剂法工艺的最佳条件为:澄清剂用量为8%,药液浓度为1:6,反应温度为60-80℃,搅拌速度为100r·min-1,搅拌时间为30min。(4)最佳精制工艺为:吸附澄清剂法。 结论: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了最佳的复方苦参止痒液的制备工艺,该制备工艺稳定。 药品的质量关系到人民的健康,也关系到药品本身的生存与发展。专属性强,简便且行之有效的质控标准是保证药品质量的依据,因此,确定复方苦参止痒液的薄层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将为复方苦参止痒液的质量控制提供分析方法和理论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利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苦参止痒液处方中蛇床子、苦参、黄连进行定性鉴别;建立复方苦参止痒液中蛇床子素、苦参碱、小檗碱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1.鉴别方法的研究:采用薄层色谱法,选用合适的提取溶剂和方法,找到最适宜的固定相、展开系统、显色系统等,对处方中的主药蛇床子、苦参、黄连进行鉴别。 2。蛇床子素、苦参碱的含量测定:①提取:取适量复方苦参止痒液,用氨试液调PH值,置分液漏斗中用氯仿萃取,水浴挥干,残渣用无水乙醇定容,摇匀,离心,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②色谱条件:选择合适的固定相,调整流动相的组成、配比、流速以使蛇床子素和苦参碱的峰与其它峰完全分离。③系统适用性试验:在已确定的色谱条件下,考察蛇床子素及苦参碱的分离度、理论板数、对称度。④标准曲线的制备:配制系列浓度的蛇床子素和苦参碱对照品溶液,分别进样测定峰面积。以蛇床子素对照品溶液进样量、苦参碱对照品溶液进样量为横坐标,相应的峰面积为纵坐标分别绘制标准曲线。⑤最低检测限试验:逐步稀释对照品溶液,进样,直至色谱峰的峰高为噪声的三倍。⑥稳定性试验:取供试品溶液分别放置0,2,4,6,8,24h后,按已确定的色谱条件测定峰面积。⑦精密度试验:取复方苦参止痒液,制备供试品溶液,按已确定的色谱条件重复进样5次,记录峰面积。⑧重复性试验:取同一样品5份,制备供试品溶液后,测定蛇床子素和苦参碱的含量。⑨加样回收率试验:依次取样品溶液适量,加入蛇床子素和苦参碱,测定它们的含量。3.小檗碱的含量测定:①提取:精密量取复方苦参止痒液于容量瓶中,加流动相至刻度,摇匀后微孔滤膜过滤,续滤液做为供试品溶液。②色谱条件:选择合适的固定相,调整流动相的组成、配比、流速以使小檗碱的峰与其它峰完全分离。⑧系统适用性试验:在已确定的色谱条件下,考察小檗碱的分离度、理论板数、对称度。④标准曲线的制备:配制系列浓度的小檗碱对照品溶液,分别进样测定峰面积。以小檗碱对照品溶液进样量为横坐标,相应的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⑤最低检测限试验:逐步稀释对照品溶液,进样,直至色谱峰的峰高为噪声的三倍。⑤稳定性试验:取供试品溶液分别放置0,2,4,6,8,24h后,按已确定的色谱条件测定峰面积:⑦精密度试验:取复方苦参止痒液,制备供试品溶液,按已确定的色谱条件重复进样5次,记录峰面积。⑨重复性试验:取同一样品5份,制备供试品溶液后,测定小檗碱的含量。⑨加样回收率试验:依次取样品溶液适量,加入小檗碱,测定小檗碱的含量。 结果:1.鉴别方法的研究:蛇床子,采用相应的薄层鉴别方法,薄层展开后均显示与对照药材相同的特异性斑点,分离效果好。苦参,采用相应的薄层鉴别方法,薄层展开后均显示与对照药材相同的特异性斑点,分离效果好。 黄连,采用相应的薄层鉴别方法,薄层展开后均显示与对照药材相同的特异性斑点,分离效果好。 2.蛇床子素、苦参碱的含量测定:①提取:取复方苦参止痒液,用氨试液调节PH值,置分液漏斗中,用氯仿萃取,置水浴挥干,残渣用无水乙醇溶解并定容容量瓶中,摇匀,离心,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②最佳色谱条件:以十八烷基硅烷化硅胶(ODS)为固定相,以甲醇-水-二乙胺(70:30:0.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33℃,进样量为20μL。③系统适应性试验: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蛇床子素和苦参碱的峰形良好,无杂质峰干扰,其理论板数以蛇床子素计不低于2500,对称因子为1.05,保留时间为6min左右,与相邻色谱峰的分离度均大于1.5;以苦参碱计不低于1000,对称因子为0.98,保留时间为3min左右,与相邻色谱峰的分离度为大于1.5;④标准曲线的绘制:蛇床子素进样量在0.22~1.1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384605X-209951,相关系数r=0.9990(n=5)。苦参碱进样量在2.12~10.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906475X+1E+06,相关系数r=0.9993(n=5)。⑤苦参碱的最低检测限为:10ng。⑥稳定性试验:样品溶液在24小时内稳定。⑦精密度试验:重复进样5次后,蛇床子素峰面积的RSD为1.47%和苦参碱峰面积的RSD为0.87%。⑧重复性试验:蛇床子素的含量为0.093(mg·(10ml)-1),苦参碱的含量为4.020(mg·(10ml)-1),重复性良好。⑨加样回收率试验:样品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蛇床子素97.8%、苦参碱99.09%,RSD分别为蛇床子素2.97%、苦参碱0.51%。 3.小檗碱的含量测定:①提取:精密量取复方苦参止痒液于容量瓶中,加流动相至刻度,摇匀后微孔滤膜过滤,续滤液做为供试品溶液。②最佳色谱条件:以十八烷基硅烷化硅胶(ODS)为固定相,以乙腈-0.1%磷酸(48:52,每100ml流动相中含0.1g十二烷基磺酸钠)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5nm,流速为0.8ml·min-1,柱温30℃,进样量为20μL。③系统适应性试验:在上述色谱条件下,盐酸小檗碱的峰形良好,无杂质峰干扰,其理论板数以盐酸小檗碱计不低于1000,对称因子为1.05,保留时间为11min左右,与相邻色谱峰的分离度均大于1.5;④标准曲线的绘制:盐酸小檗碱进样量在0.2~1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278330X-99774,相关系数r=0.9992(n=5)。⑤最低检测限为:2.0ng。⑥稳定性试验:样品溶液在24小时内稳定。⑦精密度试验:重复进样5次后,盐酸小檗碱峰面积的RSD为0.58%。⑧重复性试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为0.2479mg·m1-1,重复性良好。⑨加样回收率试验:样品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81%,RSD为1.25%。 结论:1.苦参、蛇床子、黄连的鉴别方法分离度好,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作为复方苦参止痒液的鉴别方法。 2.HPLC法测定苦参碱、蛇床子素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准确度高、精密度好、简便快速,可作为复方苦参止瘁液中苦参碱、蛇床子素及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
其他文献
期刊
过氧化物酶体增长因子活化受体(PPAR)属于核激素受体(nuclear hormone receptor)超家族的新成员,在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发挥广泛的调节作用。研究证明,其亚型PPAR-γ在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靶点,针对靶点PPAR-γ的胰岛素增敏剂的研究是目前重要的发展方向。基于对传统噻唑二酮类PPAR-γ激动剂的构效关系以及副作用的分析,并借鉴他人改造噻唑二酮类激动剂结构的实践经验,我们设计并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压滤机的问世,已经历了一个半世纪。采用自动控制也经过了30年,压滤机上采用压榨机构并用于实践,始于60年代后期,由于可以得到含水率低的滤饼,而作为固液分离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