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玮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证治特点探讨及患者躯体化症状调查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c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①通过对魏玮教授临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的证素特点以及中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及数据挖掘,初步总结出魏玮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证治规律。②根据导师关注患者心理的临床经验,探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躯体化症状的特点及与中医证型的关联。为进一步研究魏玮教授临证思路提供依据,也为临床中医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提供遣方用药的思路与方法。方法:①通过收集统计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魏玮教授门诊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病历与处方信息,录入信息至Excel数据库中,并将专业名词进行标准化处理。而后使用SPSS Modeler软件和SPSS Statistics软件对证素特点、药物使用特点等进行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直观地总结证治规律,从而进一步在讨论中探索治疗经验。②于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对门诊GER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患者反流情况(GerdQ量表)、躯体化症状情况(躯体症状量表-8)及中医证型表现,使用SPSS Statistics软件进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等统计分析。结果:1.数据挖掘共纳入病例119例,处方352个。男性54人,女性65人,年龄多集中在50-59岁。最多见的病位证素为胃、脾、肝,最常见的病性证素为气滞、气虚、气郁、热、血瘀、湿。2.352个处方中共使用110味药,使用频数在10次及以上的药物有62味,太子参、大枣、生姜、干姜、黄芩、黄连、清半夏、炒谷芽、炒麦芽、苍术、白术使用率超过50%,郁金、炒酸枣仁、厚朴、枳壳使用率超过45%。从药物功效分类看,补虚药使用的总频次最多,清热药使用的药物种类最多。3.对药物进行关联分析,关联置信度≥90%,支持度≥30%的药物组合共45组。结合共现网络分析,可见清半夏-黄芩-黄连-生姜-干姜-太子参-大枣之间为强关联。对药物频次大于50的药物进行聚类分析,显示可分为4类,大枣、生姜、黄芩、黄连、干姜、清半夏、太子参、枳壳、厚朴、蚕沙、皂角刺为一类。赭石、旋覆花、苍术、白术、炒谷芽、炒麦芽、郁金为一类。炒酸枣仁、首乌藤、合欢花、龙胆、黄芪、玫瑰花、鸡内金为一类。炙甘草、炒白芍、延胡索为一类。其中大枣、生姜、黄芩、黄连、干姜、清半夏、太子参、枳壳、厚朴为临床核心处方。4.药物频数统计及药物功效分类频数统计结果分析可见如丹参、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药虽然频次没有超过50,但包含药味及单味频次均相对较多,也属于临床常用药物。5.问卷调查共有98名患者填写,包括44名男性,54名女性,年龄在50-59岁的患者占比最多。86.73%的患者存在躯体化症状。6.躯体化症状评分(SSS-8评分)与BMI(体重指数)相关,从消瘦到正常体重再到超重,SSS-8评分是逐渐降低的,体重正常或消瘦者较之超重者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性质、学历之间未见显著差异。7.SSS-8评分与GerdQ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r=0.395),中医证型中,肝胃郁热证SSS-8评分较其他证型均偏高,显著高于脾虚湿热证。结论:GERD重要病机特点为“滞、郁、瘀、虚”,治疗时的核心处方为大枣、生姜、黄芩、黄连、干姜、清半夏、太子参、枳壳、厚朴,常用的加减用药以疏肝解郁药、补中益气药、活血化瘀药为主。横断面调查显示,躯体化症状与胃食管反流症状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中医证型中肝胃郁热证的躯体化表现更高。临床在关注脾胃气机的同时注意患者的情绪,可适当加入花类药等疏肝解郁药物。
其他文献
以陕西杨凌地区大白菜为原料,切碎,添加2.5%食盐,在22 ℃进行半厌氧自然发酵酸泡菜。发酵过程中在不同时间取泡菜液,测定泡菜pH值、乳酸菌落和菌落总数变化,分离鉴定优势乳酸菌株,检测酸白菜微生物多样性,探究酸白菜腌制过程中菌群的演替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泡菜自然发酵,从第0天到第7天,pH值从初始的6.0降到4.15,乳酸菌数由4.65 lg(CFU/mL)增至7.86 lg(CFU/mL),菌落
期刊
目的:总结杨道文教授学术思想和治疗慢阻肺的经验,同时挖掘其治疗慢阻肺稳定期的用药规律,以期继承导师临证经验。方法:通过跟师总结杨道文教授治疗肺系病的学术思想和治疗慢阻肺的经验,包括慢阻肺急性发作期和稳定期常见证型、方药和临证加减等,并通过中医计算平台挖掘杨道文教授治疗慢阻肺稳定期的组方用药规律。结果:跟师总结杨道文教授治疗肺系病学术思想:从风论治,善用“风药”;善用古方,精于化裁;重视气机,肺胃同
学位
采用化学成分分析,宏观及显微组织分析,力学性能等方法对服役一段时间的CS2反应管进行状态分析和寿命评估。结果表明:炉管未有硫腐蚀沟,除1号管有严重的局部腐蚀以外,其他均呈现均匀腐蚀状态。常温的力学性能良好。?相呈针状且数量较多,是造成材料变脆,焊接性能降低和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通过多种手段分析和寿命计算也评估出炉管大致剩余寿命。建议炉管更换材料,使用更高级别的镍铬合金代替HK40。
期刊
目的:通过整理“甘泻之”治疗思想的理论源流、注家观点和易水三家张元素、李东垣、王好古身处的时代背景,探析易水三家“甘泻之”理论内涵发展和应用特色,总结易水学派“甘泻之”临证规律。方法:首先,采用文献学研究方式,回顾“甘泻之”思想的论述出处,厘清源流,分析方向,尤重《黄帝内经》的原文内容与医家注疏集解;其次,运用历史学研究方法,考察相关医著和史料,梳理易水三家在金元时期特定的社会地理历史条件下,对“
学位
1.研究目的:评价“温阳补肾”组穴治疗肾阳虚型慢性腰肌劳损(Chronic Lumbar Muscle Strain,CLM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出新思路及科学依据。2.研究方法:采取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方法,将符合标准要求的患者,运用SPSS26.0软件产生随机数列,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开始前进行VAS评分、ODI功能障碍指标、中医证候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分别对两
学位
目的:探究危重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营养状况与中医证型的关系,通过不同反应营养状况的实验室指标、体表指标及营养相关评分,比较不同证型危重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营养状态是否存在明显差异,为危重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中医辨证分型提供相关理化指标参考;同时通过CONUT指数进行营养不良风险分层,评估不同营养不良风险患者之间的理化指标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为危重症胃肠功能障碍疾病的临床营养管理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学位
放血,在西方也称为静脉切开术,在中文中称为“刺络”,是一种治疗方式,许多现代人可能认为这是过时、残忍甚至野蛮的。然而,放血是一种古老的治疗方法,在世界各地的许多文化中自发出现了多次,尽管数千年来发生了许多变化和发展,但一直沿用到今天。在西方,放血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和希腊医学文献,这些文献记载的理论基础,明显影响到后来的文艺复兴时期。在中国,类似的放血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的记录来自汉代。历史上,放血被
学位
目的:郁证属于中医神志病范畴,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和数据挖掘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梳理郁证与五脏藏神理论之间的关系,对宋代医家从五脏藏神论治郁证的用药规律进行探究,以期为临床治疗郁证提供理论基础和方药指导。方法:本研究选用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文献研究和数据挖掘两种科研方法。文献研究方法,基于文献分析法对宋代古籍及医案进行文献研究,整理挖掘郁证的相关论述,探究五脏藏神与郁证的相关性,总结从五脏藏神角
学位
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自拟方贝母枳术散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期望证实贝母枳术散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改善患者日夜间咳嗽症状评分与GerdQ评分,降低唾液胃蛋白酶浓度,为该组方的临床应用及推广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研究设计,筛选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呼吸科就诊的GER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GREC患者按1:1
学位
研究目的:第一部分:分析张宁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的用药规律。主要包括处方特点、药物频率、药物属性等,深入挖掘药物关联性及药物配伍规律,探析、总结张宁教授对甲亢病因病机的认识及其治疗思路和特点,进而继承和发扬张宁教授的学术经验。第二部分:以导师经验为基点,系统评价中医药从肝论治方药联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中医药应用于甲亢提供更加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研究方法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