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摩擦对我国股票市场盈利效应的影响--基于Fama--MacBeth回归方法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BB_D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盈利能力衡量的是上市公司为股东创造利润的能力,投资者愿意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的原因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方面是上市公司拥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期望上市公司在未来能拥有更强的盈利能力,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在美国股票市场,盈利能力高的公司在未来能获得更高的盈利能力,从而能更好的吸引投资者。但中国A股股票市场中盈利能力对期望收益率是否有显著的解释能力,国内外学者们并无定论。在利用A股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对股票期望收益率进行相关实证研究后发现,公司的盈利能力无法解释其未来的股票收益率。对于该研究结果,本文则从两个方面对该结论进行分析并得出解释:一是盈利能力的持续性;二是市场摩擦。本文的研究认为不可持续的盈利能力以及盈利能力较弱的公司面临着更强的市场摩擦是造成中国A股市场盈利效应消失的主要原因。  本文以盈利能力的持续性和市场摩擦两方面作为切入点研究我国股票市场盈利能力对期望收益率的影响,以期从盈利能力的持续性和股票市场的市场摩擦两个方面对A股市场的盈利效应的消失作出解释。本文以2005年至2016年期间,所有在沪深两市上市的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主采用了Fama—MacBeth回归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论表明:第一,中国A股股票市场并不存在显著的盈利效应,即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对股票未来的超额收益率并没有显著的解释能力。第二,在中国A股股票市场中,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并不具有可持续性。公司的盈利能力无法用来预测未来一年的盈利增长,但与未来三年的盈利增长呈负相关关系,这说明盈利效应的消失有部分是因为盈利能力缺乏可持续性。第三,股票价格时滞对股票期望收益率有显著的解释能力。盈利能力强的公司的股票价格时滞较低,也就是说盈利能力强的公司往往拥有更好的流动性,也更能吸引投资者的关注。由于投资者持有市场摩擦较高的股票需要一定的风险补偿,且盈利能力与能被市场摩擦所解释的期望股票收益率呈显著负相关,实证结果表明持有市场摩擦较高的股票所需要的溢价,即市场摩擦与收益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遮掩了公司股票潜在的盈利效应。
其他文献
上世纪90年代开始,许多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逐步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的货币调控机制,并且将利率作为主要的宏观调控工具。利率作为货币政策最重要的中介指标,利率传导渠道逐渐成
周末效应主要指股票市场上,某一交易日的日平均收益率与其他交易日不同,并且在统计上是显著的。周末效应是有效市场假说不能够解释的经济异象,是市场无效的一种证明。  关
“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中国资本大量外逃,外汇储备急剧下降。在这个过程中,市场传言中国人民银行对人民币汇率进行过干预。中国人民银行对此没有予以正面的否认,更没有公布其在哪个时段、哪个市场上进行了干预以及如何判断其干预的有效性了。中国人民银行的外汇干预的效果如何呢?这种干预是否有助于人民币汇率机制市场化的推进?还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呢?显然,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是,人民币汇改非但没
商业银行市场结构与绩效的关系是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多数学者从全国层面展开分析。本文以山东省银行业为研究对象,以27家商业银行2008-2012年相关经营指标的面板数
如果说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那么金融生态的优劣关系着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与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和传统经济模式的
影子银行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源自传统银行业对利率市场化的诉求,而后成为了金融创新的代表性机制,并由于助推了2007年开始的金融危机而广受关注。影子银行表现出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