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动句是汉语和韩国语共有的一种重要句式,是两种语言被动意义的主要表达形式,也是韩汉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重要的学习内容。韩汉被动句有共性,但毕竟是不同类型的语言,所以有很大的差异。本文从范围、形式、意义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了汉语被动句的一些特点,即汉语被动句注重客观世界的施受关系和汉语被动句的影响性。汉语和韩国语被动句都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句式,因此在进行对比之前本文先界定了下面要进行对比的韩汉语被动句的范围,韩国语被动句主要包括由结尾词“(?)”构成的典型的被动句和由“(?)”代替“(?)”类及物动词中的“(?)”构成的被动句。汉语的被动句可分为无标记的被动句和形式上的被动句,即“被”字句、“让、叫、给”字句。关于无标记的被动句,却有不同的看法:龚千炎认为受事主语句就是无标记的被动句,而赵元任指出“鱼吃了”这个句子既可以是主动句也可以是被动句。徐烈炯认为受事主语句是一个话题结构,并没有什么被动意念。由于这些不同的观点,我们就不把无标记的被动句包括在本文的研究范围内。文章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分别对比了韩汉语被动句中的Np和Vp,找出各自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也进行了关于这些不同点的解释。文章第四部分则着重讨论了韩汉语被动句的语义特点,并分析了韩汉语被动句所具有的感情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