烯丙基硫叶立德与硝基烯丙基乙酸酯/炔酮反应机理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烯丙基硫叶立德(Allylic Sulfur Ylides),是一类高反应性的亲核试剂,可与醛、亚胺和缺电子烯烃等各种类型的不饱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多种类型的三元、四元、五元、六元、七元环以及多元并环类化合物,在有机合成多环和并环化合物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本论文在SMD(乙腈)-M062x/6-311G(d,p)水平上,研究了烯丙基硫叶立德与炔酮,烯丙基硫叶立德与硝基烯丙基乙酸酯/炔酮反应的机理。得到的结论如下:1)甲氧酰基烯丙基硫叶立德与1-乙氧酰基-2-硝基-3-苯基-烯丙基乙酸酯的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整个反应过程包含加成,Ac OH消除,环合-SMe2消除,连续H转移-HNO2脱除,以及脱HNO2后的中间体转化为产物等阶段。加成和脱除Ac OH阶段的反应势垒分别为16.2和22.6 kcal/mol,环合-SMe2消除阶段的速控步势垒为17.6 kcal/mol。初步环合中间体连续H转移-HNO2脱除是在碱(CO32-或Ac O-)辅助下进行的,该过程决速步势垒为17.4 kcal/mol。脱除HNO2后的中间体转化为最终产物的过程中,也需要碱(CO32-)的辅助,整个反应过程中的低能量反应通道,所有步骤的反应势垒不高于23kcal/mol,表明该反应可以在室温条件下顺利进行。这个结论与Satham和Namboothiri等人的实验事实相一致。2)对1-苯基-2-苯甲酰基乙炔(1)和甲氧酰基烯丙基硫叶立德(A)作为反应底物的反应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整个反应包含,加成-H迁移,环合-H迁移,脱H2O,脱Me等反应步骤。依据理论计算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1)加成反应可以发生在烯丙基硫叶立德的α-位和γ-位,且两种加成反应的势垒高度相似,都较低,而两种加成中间体的后续反应机理也相似,且相似反应步骤的反应势垒也相似。其中加成在烯丙基硫叶立德的α-位的机理,未见前人提出过。2)加成中间体的直接1,3-H迁移势垒很高,H迁移反应需要在碱(CO32-/HCO3-)辅助的情况下进行。3)环合反应的势垒较低,而环合中间体的直接H迁移和脱H2O的反应机理都是势垒很高的,无法在室温下进行,因此环合中间体的H迁移,脱H2O过程也应该是在碱辅助的情况下发生的,但相关的计算努力尚未找到低能垒的碱辅助H迁移,脱H2O反应通道;4)Br-,CO32-或HCO3-参与的脱除SMe2基团上的一个甲基反应是通过经典的SN2取代反应进行的,反应的势垒都较低;5)对1和AH+的研究结果表明,其加成的反应势垒较高,都超过了40 kcal/mol,在室温下是无法进行,但依据此结果,如果采用高温溶剂,在达到一定温度的情况下,炔酮与甲氧酰基烯丙基硫叶立德氢溴酸盐的加成和H迁移的是可以直接发生的。
其他文献
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具有工业价值的氧化铜矿物主要包括孔雀石、硅孔雀石和赤铜矿等,其中,赤铜矿是理论含铜量最高的氧化铜矿物,常与孔雀石等含铜矿物伴生。通过常规的硫化浮选法,对赤铜矿、硅孔雀石等难选氧化铜矿物的捕收效果并不理想,难以保证氧化铜矿物资源的有效回收,这对铜资源的高效综合回收利用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对于伴生有赤铜矿的氧化铜矿石,由于缺乏针对赤铜矿的有效回收手段,大量的赤铜矿损失在尾矿中,导致
学位
作为电视媒介主流叙事形态的电视剧,与其他媒介叙事形式在讲故事方面的共性,是运动中叙事。电视剧叙事动力研究的理论前提,在于如何认知“叙事动力”的一般概念。何为“叙事动力”?叙事运动的力,是叙事动力;叙事动力,是叙事意义生成的(作用)力。因为,不同的媒介,有着不同的叙事动力;所以,电视剧的叙事动力,也具有区别于其他媒介叙事动力的本质差异。将“电视剧叙事动力”作为问题提出,必然要分析与揭示它的质的规定性
学位
针对高速公路道路监控高清视频系统应用问题,采取实例分析的方法,展开具体论述,以期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借鉴。首先,概述了高清视频系统的应用价值。其次,结合实例分析高速公路道路监控高清视频系统的具体应用,如视频信号的选择,数字编码,视频存储,信号传输,设备接口与存储。最后,提出高清视频系统的推广方法,做好需求调查与分析,面向智慧化高速公路建设。由此说明保障道路监控系统的应用优势得以发挥,可有效辅助高速公
期刊
报纸
晶态锡氧簇合物是研究半导体材料Sn O2结构和反应的模型化合物,具有精确的原子位置信息、明确的配体-簇核连接方式和可调控的簇核尺寸等优点,有助于在分子水平上理解氧化锡材料的结构,进而研究其构-效关系,实现其理化性质的精确调控。锡氧簇合物可通过多种配体进行功能化修饰,实现性能靶向调控,在催化、功能材料尤其是在纳米光刻技术中表现出重要的应用潜力而日益备受关注。目前,锡氧簇形成机制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
学位
如何合成得到稳定性高、催化效率好、选择性高且绿色环保的催化剂是化学家们一直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结构丰富、组成明确、比表面积大、催化活性位点丰富,作为催化剂在催化反应中已展现了重要的应用价值。与单金属MOFs相比,混金属MOFs(MM-MOFs)由于金属组成丰富、金属间比例可调且易形成多种协同效应等特性,近年来在催化领域中备受关注。其中,Fe基MOFs和Zr基MOFs的
学位
在有机合成中,过渡金属催化的环化反应为构筑碳环和杂环产物提供了最强有力的方法。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联烯由于累积双键的独特反应性而被认为是过渡金属催化的环化反应中的重要反应单元,其构筑的环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医药、农药、功能材料和天然产物等分子结构中。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系统地研究了过渡金属铑催化环化反应的详细反应机理,主要内容如下:一、简述了制备环状类化合物的实验进展和其相关的理论计算。二、介绍了本文
学位
力致荧光变色材料(MFC)是一种智能有机高级功能材料,当受到适当的外部机械刺激(如研磨、挤压、摩擦或任何其他外部刺激)时,可以可逆地改变其发光特性,从而显示出发光颜色的变化。这种现象被称为机械变色或力致荧光变色发光。力致荧光变色材料由于其在压力传感器、智能开关、光存储器、光电和显示器件等方面的巨大应用潜力,已成为一种新兴的材料。人们对这些材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而合成了各种力致荧光变色材料。在MF
学位
贝类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青睐。近年来,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鲜活”贝类变的越来越重要。但是鲜活贝类在流通过程中受到人为或自然应激源的影响容易发生死亡,极易腐败变质,口感和品质迅速下降,从而失去食用价值与商业价值。因此提高贝类存活率、保证其品质成为贝类保鲜保活过程中的难题。净化暂养可有效缓解贝类应激,是贝类保鲜保活的重要手段。净化过程中温度和盐度等净化条件都会影响贝类品质,致使其营养和风味
学位
为了使研究生能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熟练掌握并灵活应用于自己今后的科研课题中,本文从实验原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衍生实验及用途、实验相关注意事项、教学中发现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并对研究生实验课带教工作进行了教学总结,对通过实验教学来提高医学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进行了探索分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