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文明延续不绝的国度,研究这一文明形态的起源与形成的特征无疑具有世界意义。而礼制文明是中华文明最为显著的特征,礼器是礼制文明的物质载体。礼器之中,玉礼器是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就器物而言,玉器在中华文明、特别是礼制文明的起源和形成过程中地位最为重要:就礼器而言,三代文明、特别是三代礼制文明中,玉礼器的地位也与青铜礼器各有侧重。为阐述上述观点,本文在广泛搜集文献及考古资料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一、玉器是中华文明形成初期“三代”礼制文明重要的物质载体。分别从这个时期吉、凶、宾、军、嘉五礼,分析玉器在礼制文明中的独特地位和重要作用。二、从玉器的发生和演变看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其形成过程,认为:玉器的产生及其演变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其形成过程是一致的。早期玉器(距今8200—6000年)都具有实用器的特点,且数量少,种类单一,形体小,玉质较差。但是由于珍贵、稀少、难琢、神秘等特点,早期玉器便主要为氏族上层、巫师、武士等所拥有,从一开始就带有明显的原始精神文明的因子。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5500—4000年),玉器制作出现了繁盛的局面,以东北红山文化、东南的良渚文化和安徽凌家滩遗址等为代表。这一时期玉器种类繁多,器形变大,同时出现精美神秘的纹饰,玉质优良,制作水平高超。玉器的形制、纹饰和质地的演变表明玉器的功能也不再单纯作为实用器,而是越来越多地用于宗教乃至礼仪场合,逐步向玉礼器转变。三、玉器与中华文明形成之部分要素分析。通过考察玉器与生产力的发展、玉器与贫富分化、玉器与文字、玉器与原始宗教等的关系可以看出,玉礼器形成的过程也是中华文明要素逐步孕育和发展的过程,玉器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的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完全可以玉器和玉文化为特别要素,来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其形成;完全可以玉礼器的整体形成来判定礼制文明乃至中华文明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