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证券公司是资本市场上重要的中介机构,在资本市场的运作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其作为证券市场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在推动资本市场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支持经济改革和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生产率是指产出与所投入要素的比率,全要素生产率是指除了资本和劳动力以外其余要素所带来的产出水平,是观察经济增长程度的重要手段,同样也是衡量一家企业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自我国2001年加入WTO后就着手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中美贸易战爆发后更是进一步加强了对金融业发展的要求。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一方面给国内证券公司带来了经验,学习其管理模式、经营理念,另一方面也给中国证券市场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保持中国证券公司坚挺,维护国内资本市场的稳定就成了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证券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其能持续平稳增长提出对策建议,使其在面对外资冲击时能积极应对,继续维持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稳步促进经济增长。首先对国内外全要素生产率方面的文献进行了梳理,指出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的必要性,介绍了全要素生产率内涵和测度方法。其次,在分析我国证券公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选择2010年到2018年的42家上市证券公司为样本,以实收资本和应付职工薪酬为投入指标,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利息收入、投资收益、其他收入为产出指标,运用DEA方法对我国证券公司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再次,对我国证券公司经营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采用Tobit模型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最后在生产率测度结果和影响因素实证基础上,提出提高我国证券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有:第一,我国证券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整体水平较低,其中技术效率较低,并且主要是由于纯技术效率水平过低导致的。第二,2010年到2018年我国证券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技术进步是提高生产率最有效的手段,规模效率不显著,技术效率的下降主要是因为纯技术效率的下降。第三,通过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的研究,公司内部的风控能力,业务创新能力和市场结构改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程度较强;企业规模、财务状况、产业结构、科研资助水平都具有正向影响,但是影响较小;而员工受教育水平与国民储蓄水平呈反向变动。所以提高证券公司全要素生产率,需要证券公司本身加强内部监管,推出创新业务,构建合理的员工评价体系;外部监管机构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监管,使用更合理的技术创新激励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