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的概念出现已久,我国也将义务教育政策确定为一项基本政策。2013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义务教育政策的执行方向指出了要求,即要在义务教育政策过程中关注教育公平,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最大化。2015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将十二年义务教育提上日程,认为十二年义务教育是大势所趋,只是目前除了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还要夯实义务教育的发展基础,在已有的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的发展,为十二年义务教育的顺利开展做好准备。义务教育政策执行监督是指义务教育政策执行的监督主体依法对义务教育政策执行机构、工作人员及其政策执行行为进行指导和督促的过程。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义务教育在不断的完善,但是义务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仍然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很多人会将问题的原因归结于义务教育政策执行机关,却忽略了监督方的责任。本研究就是从义务教育政策执行监督入手,通过发现义务教育政策执行中的问题来分析义务教育政策执行监督的责任。本研究首先对义务教育政策执行监督的定义进行界定,提出了加强义务教育教育政策执行监督的必要性;其次,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出义务教育政策执行监督在法律法规、监督主体合力、监督方式及监督渠道四大方面的问题,并分析了问题的原因;最后,基于出现的问题和原因提出解决对策,即完善监督的法律法规,推进法制监督进程;更新监督主体的监督观念,营造监督氛围;加强监督队伍建设,提高监督质量;扩大社会参与,拓宽监督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