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隐名出资现象在我国大量存在,但《公司法》却未对其有任何的规定。理论界及实务界对于隐名出资人与显名出资人的法律地位争议很大,尚未达成共识。隐名出资有多种的类型,发生纠纷的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立法上的空白和实践中处理的不一致,既影响了对真正权利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又使我国司法的统一性和权威性受到挑战。为了减少相关纠纷,本文通过分析隐名出资产生的根源、现存解决难题,意在寻求如何对隐名出资人的股东资格进行准确认定。
本文主要分为7章。第1、2章引出隐名出资现象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即隐名出资人的股东资格,并对隐名出资的相关概念、产生原因、规制的必要性等问题进行系统地归纳、整理;第3章介绍了关于隐名出资人股东资格认定的主流学说,在此基础上分别加以评述,指出每种观点存在的不足;第4章是总结前述各种学说并加以自己的思考,在兼顾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的前提下,试着提出确认隐名出资人股东资格的最终路径一分两步走判定股东资格,这部分是本文是对现有主流理论学说的完善。第5章是在确认了隐名出资人的股东资格之后,提出要运用股权信托理论保护隐名股东的权利并厘定其与显名股东之间的法律关系。第6章、第7章结合我国具体实际,针对我国的立法空白和各地司法审判不一致的情况,给出立法建议一希望国家尽早出台统一的认定隐名出资人股东资格的标准,并鉴于股权信托关系的匹配性,希望引入信托关系对隐名股东的权利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