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文艺大众化思想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orhao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泽东文艺大众化思想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艺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既属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范畴,又是中国化的、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大众化理论。它是中国社会转型中政治、经济、文化所孕育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和文艺工作者关于文艺问题长久思考的智慧结晶。研究毛泽东文艺大众化思想,对于当前的文艺大众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毛泽东文艺大众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内容、基本特点及现实启示等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对毛泽东文艺大众化思想做出了脉络清晰的再现。在形成与发展部分,主要考察了毛泽东文艺大众化思想相关概念的内涵,如大众的内涵、文艺大众化的内涵、毛泽东文艺大众化思想的内涵,弄清了是什么的问题;从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文艺大众化思想,历史背景——中国革命的需要,实践基础——苏区文艺大众化实践,个人因素——毛泽东的民族文化气质四方面探究了毛泽东文艺大众化思想的来源,弄清了从何而来的问题;高度概括了毛泽东文艺大众化思想的孕育、萌芽、形成、发展等发展历程,弄清了向何方去的发展脉络问题。在主要内容部分,将毛泽东文艺大众化思想的主要内容归结为:文艺的方向——服务于人民大众;文艺的源泉——人民大众的实践;文艺的内容——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与实践;文艺的形式——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四方面,阐释了大众化的文艺要为什么人、如何为等重要问题,进一步理清了是什么的问题。在基本特点和现实启示部分,首先概括了毛泽东文艺大众化思想基本原理与方针政策的有机统一,鲜明的民族个性,强烈的政治倾向,一元化指导、多样化并存等富于中国特色的特性,然后联系当前社会人民群众文艺生活现状,指出了毛泽东文艺大众化思想对文艺创作,文艺大众化的发展方向,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及丰富农民文艺生活等方面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城市贫困问题受到重视,随着城市化的进行,城市贫困问题将越来越凸显,在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之前将长期存在。相对于农村贫困居民,城市贫困居民集中度较高,认识能力
目前,国内外学界对印度尼西亚村庄治理模式的研究还较少。事实上,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印度尼西亚农村社会在整个国家现代化发展中的地位极其重要,也面临着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
农民的政治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我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对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进入转型期以来,农村的经济、政治与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的民主意
一个国家民政福利事业的发展程度,系衡量其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人权保护的重要内容。中国民政福利事业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均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进入二十一世
阶层分化与政治整合是现代化建设的“一体两面”,它们共同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拱门,任何一方面的力量过强或过弱都会危及社会发展。当前,中国的政治整合总体滞后于阶层分化,客观上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