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書”學說一直以來就是中國傳統文字學的核心,而象形則是“六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20世紀,學者們利用大量出土的古文字材料,積極借鑒西方語言學思想對象形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更為科學而系統的研究,取得了卓越成就。本文旨在通過對20世紀象形學說相關著述的整理和分析,梳理出這一時期象形學說的發展脈絡,闡述其承前啟後的學術意義和價值,並指出其不足之處。全文共分7個部分進行論述:第一部分,引言。首先對20世紀以前的象形學說作簡要概括,進而闡述20世紀象形學說的發展背景和主要情況,說明選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對20世紀象形學說的研究現狀作以綜述,總結其成就和不足。最後,介紹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方法。第二部分,20世紀象形學說文獻概覽。分別列舉20世紀涉及象形學說的重要著作和論文,並對其中的覲點加以介紹,展現這一時期象形學說的整體面貌。第三部分,20世紀象形定義研究。上個世紀的學者有沿用許慎對象形定義的,也有另闢蹊徑從語言學、漢字起源等角度對象形定義的,我們分別對這些觀點加以評析。第四部分,20世紀象形分類研究。這一時期的學者主要從字形結構、所視角度、兼書、字形的歷史發展軌跡、表現事物形態的方式等角度對象形進行分類。其中,有的學者僅取一個角度,有的學者則綜合了多個角度來分類。我們按照不同的分類方式,選取其中有代表性的觀點進行詳細的分析和合理的評價。第五部分,20世紀象形與其他“五書”的關係研究。這一部分主要包括兩個方面。首先,對人們如何看待象形、指事、會意三者的關係進行梳理,重點論述這一時期的學者是如何區分象形和指事、象形和會意,以及他們對象形、指事次第的爭論。其次,對20世紀象形兼書說進行研究和評述。第六部分,象形與20世紀漢字構形理論研究。20世紀出現了一些新的漢字構形理論,如“三書”“四書”“五書”“新六書”“七書”“十一書”等,在這些新理論中,我們認為傳統象形的地位和性質發生了改變,它們往往和指事、會意進行一定程度上的合併,或代表了漢字的字形和字意,或被視為形符,或被視為記錄語言的符號,或被視為字形發展的一個階段,或被視為漢字的構形方法,或被視為全功能構件等等。第七部分,20世紀象形學說的總體評價。從研究方法上來看,20世紀象形學說吸收了西方的科學思維方法和文字學、語言學、心理學、比較文字學等理論,同時充分利用了新出土的古文字材料。從研究成果上來看,20世紀象形學說對象形字的起源、分類、兼書、界定、性質等問題都有了科學的論述和結論。其不足之處有兩個方面,一是從多角度對象形分類的方式不盡合理,二是象形理論零散,還未出現系統的關於象形學說的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