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回顾性分析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声音受损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基于独立风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以便对临床食管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并发声音受损进行预测。资料和方法:收集自2016年6月至2017年11月在我科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目标患者,将111例患者纳入研究,据术后有无并发声音受损,将样本资料分为声音受损组29例,无声音受损组82例。将收集的候选相关因素划分为术前、术中两个方面,共23个临床相关指标。其中术前指标18项(性别、年龄、BMI、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糖尿病、术前心电图、肺功能VC%、肺功能FEV1%、术前白蛋白、术前是否贫血、临床肿瘤T分期、临床肿瘤N分期、肿瘤部位、肿瘤长度、肿瘤厚度、是否行新辅助放化疗或化疗),术中指标5项(是否行机器人辅助手术、淋巴结清扫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出血量/体重)。采用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多因素相关性分析探讨各指标与食管癌声音术后声音受损之间的相关性,探索食管癌术后声音受损的独立相关风险因素,最后建立预测模型,与患者真实情况下是否发生声音受损进行对比,验证预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食管癌术后声音受损与高血压病、临床肿瘤分期T≥2、肿瘤部位相关;多因素相关性分析提示高血压病OR(5.4)、临床肿瘤分期T≥2 OR(5.0)、肿瘤部位OR(胸上段11.4、胸中段3.3)是术后声音受损的独立风险因素。基于识别到的3个风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方程式S=X1+X2+X3(X1=高血压病、X2=临床肿瘤T分期、X3=肿瘤部位),以S值作为每个病人的特征,构建ROC曲线评估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得曲线下面积AUC=0.757。后根据预测模型总得分将S>10分归为高危组(n=19);S≥5分且≤10分归为中危组(n=47);S<5分归为低危组(n=45)。验证各分组可得,在该111例患者中高危组真实术后声音受损率为63.2%;中危组为27.7%;低危组为8.9%。结论:高血压病、临床肿瘤分期T≥2、肿瘤部位是术后声音受损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基于风险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可作为预测食管癌术后声音受损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