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例宫内病变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阴道超声、宫腔镜的诊断价值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6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宫内病变的临床病理特点,评价阴道超声(TVS)和宫腔镜检查对宫内病变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2007年12月在仁济医院行TVS和宫腔镜检查的270例患者病史特点及TVS、宫腔镜检查和病理诊断结果,分析宫内病变的临床病理特点,比较TVS和宫腔镜诊断宫内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和准确率。 结果:270例宫内病变中良性病变占98.5%(266/270),恶性和不典型增生占1.5%(4/270)。良性病变以子宫内膜息肉最常见46.3%(125/270),其余依次为粘膜下肌瘤/肌腺瘤18.2%(49/270)、正常内膜为12.2%(33/270)、内膜增生过长8.9%(24/270)、其他病变(包括子宫纵隔、宫腔粘连、内膜炎)10.7%(29/270)。内膜增生过长在41 ~50岁组构成比最高,与其他年龄段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恶性和不典型增生均出现于40岁以上组。粘膜下肌瘤/肌腺瘤的构成比在有症状组比无症状组高,差异有显著性。120例AUB患者中,内膜息肉比例最高38.3%(46/120),肌瘤/肌腺瘤27.5%(33/120)次之,绝经前出血和绝经后出血的良恶性病变构成比无显著性差异。宫腔镜检查诊断宫内病变总的敏感性、特异性、PPV、NPV、准确率分别为79.46%、95.23%、75.93%、96.07%、92.72%,对应的TVS检查为 74.36%、94.09%、70.16%、95.16%、90.99%。两种方法诊断宫内病变的准确率无显著性差异。宫腔镜诊断内膜增生过长的准确率(91.11%)高于TVS(83.87%),差异有显著性,但其敏感性(54.55%)低于TVS(88.89%),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以内膜息肉、粘膜下肌瘤等为主的良性病变是宫内病变的病理特点;围绝经期是内膜增生过长的高发期,对于围绝经期及以后年龄段宫内病变的诊治之前应强调首先排除内膜不典型增生或内膜癌。粘膜下肌瘤是导致患者产生症状的主要宫内病变之一。宫腔镜、TVS检查对宫内病变的诊断都有较高的准确率。联合TVS和宫腔镜检查是宫内病变最理想的的诊断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检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患儿不同分期中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ntestinal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I-FABP)与D-乳酸
将思政教育理念融入课程教学是近几年才提出的,其主要目的是让各类课程都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协同进行.目前,课程思政在高职院校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推广.该文以生物化学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