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眼震图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诊断价值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dy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视频眼震图(video nystagmography VNG)在以眩晕为主诉的后循环缺血性TIA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运用VNG技术检查48例以眩晕为主诉的后循环缺血的患者,并同时选择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丹麦Otometrics公司的的 ICS CHARTR 200视频眼震图仪,对上述对象进行前庭功能检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检查内容依次包括以下试验:视眼动系统检查(包括扫视、平稳追踪、视动性眼震试验、凝视试验)、自发性眼震试验、位置性眼震试验及前庭双温试验。   结果   后循环缺血眩晕组中视眼动检查共 39例(81.25%)出现一项或多项异常,其中扫视试验34例异常(70.83%)(欠冲14例,过冲20例);平稳追踪31例异常(64.58%)(Ⅲ型曲线22例,Ⅳ型曲线9例);视动试验16例异常(33.33%)(9例双侧不对称,7例减弱);凝视试验8例(16.67%)异常;对照组扫视试验2例异常(10.00%)(2例过冲),平稳追踪1例异常(5.00%)(Ⅲ型曲线),视动试验及凝视试验均正常;PCI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PCI组自发性眼震18例(37.50%),位置性眼震31例(64.58%),对照组自发性眼震2例(10.00%),位置性眼震1例(5.00%),PCI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前庭双温试验PCI组单侧轻瘫28例(58.33%),优势偏向16例(33.33%),双侧反应减弱7例(14.58%),固视抑制失败10例(20.83%);对照组有1例出现单侧轻瘫(5.00%),无出现优势偏向及固视抑制失败者,PCI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   VNG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指教师利用校内外的语文教学内容来源,合理构建课程资源的结构,创设语文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观察、感悟和积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满足时代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实现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热浪的冲击,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就成了当前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那么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不仅是教材编写者面临的问题,更是我们一线教师应该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立足课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关注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适应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现实教学中,相当一部分教师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同的作业,期望达到同一目标,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因而,在作业设计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习题形式单调、内容陈旧。主要以计算题和应用题为主,不能从多方面检查和训练学生对
期刊
实施有效教学是教育工作者不断追求并为之奋斗的目标。在多年的生物学教学中,在新课改的实践中我不断地致力于“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和实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走进生物课堂。  一、创设有效的导入情境。  1、兴趣导入“快乐崇拜”  由于生物是非中考学科,于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不是很浓。如果教师在教学时呆
期刊
读书可以使学生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提高修养。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要教会学生读书长知识,更重要的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和提高。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语文课程标准》对九年义务教育的阅读作出了相应的要求,要求学生头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的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九年课外阅读总
期刊
  随着社会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生活压力的增加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便秘的发病率正在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其起病隐匿、病因复杂,又缠绵难愈,常常给患者带来许多苦恼。现代
目的:通过试验对比真武保肾汤对糖尿病肾病临床蛋白尿期(脾肾阳虚挟瘀毒证)治疗前后的中医疗效积分、西医疗效评分、肾小球滤过率等试验结果,来检验真武保肾汤对糖尿病肾病临床蛋白尿期(脾肾阳虚挟瘀毒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65例符合糖尿病肾病临床蛋白尿期(脾肾阳虚挟瘀毒证)的患者,用随机的方法分成两组,进行糖尿病教育,根据入组标准控制饮食运动,对患者自身存在的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等疾病进
如今,多媒体教学已普遍走入中学课堂,并成为一种时尚。它集图像、声音、图片、文本、动画,影视等多种媒体为一体,可以创造出逼真的教学情境,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但是多媒体也并非适合所有的课堂教学,本人听过不少关于《荷塘月色》公开课教学,现就的《荷塘月色》的课堂教学为例,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传统的语文教学只能展现狭隘的生活背景,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