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主要通过收集分析相关资料,从两组手术的术前及术后Harris评分(附表1),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功能恢复情况、优良率及相关功能评分等方面对比两种治疗方法,分析出针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中常用的两种手术治疗方法的优缺点,进而探讨出在临床中更好的、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期间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A组和B组,每组各25例。A组采用PFNA内固定术进行治疗,B组采用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两组患者从术前开始采集并记录Harris评分结果;术中观察并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观察并记录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后下地时间、术后优良率、术后并发症、术后Harris评分。治疗前后(术前术后)观察指标:1、一般观察资料:病例的性别、年龄、手术部位、X线片分型等;2、术前Harris指数评分;3、疗效性指标:通过比较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术前及术后Harris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下地时间、术后优良率、术后Harris评分。结果:50例病人均得到有效随访。A组与B组术前、术后Harris评分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患者术前与术后Harris评分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手术时间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术中出血量相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B组下地时间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术后并发症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术后优良率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内固定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均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PFNA内固定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的优点,针对严重骨质疏松患者效果较好;半髋关节置换术相对下地时间较早,如患者髋关节无明显骨关节炎或患者预期寿命较短时,半髋置换是一种良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