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与半髋关节置换手术疗效对比研究

来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huaqiu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主要通过收集分析相关资料,从两组手术的术前及术后Harris评分(附表1),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功能恢复情况、优良率及相关功能评分等方面对比两种治疗方法,分析出针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中常用的两种手术治疗方法的优缺点,进而探讨出在临床中更好的、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期间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A组和B组,每组各25例。A组采用PFNA内固定术进行治疗,B组采用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两组患者从术前开始采集并记录Harris评分结果;术中观察并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观察并记录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后下地时间、术后优良率、术后并发症、术后Harris评分。治疗前后(术前术后)观察指标:1、一般观察资料:病例的性别、年龄、手术部位、X线片分型等;2、术前Harris指数评分;3、疗效性指标:通过比较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术前及术后Harris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下地时间、术后优良率、术后Harris评分。结果:50例病人均得到有效随访。A组与B组术前、术后Harris评分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患者术前与术后Harris评分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手术时间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术中出血量相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B组下地时间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术后并发症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术后优良率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内固定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均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PFNA内固定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的优点,针对严重骨质疏松患者效果较好;半髋关节置换术相对下地时间较早,如患者髋关节无明显骨关节炎或患者预期寿命较短时,半髋置换是一种良好的选择。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早期-延迟相联合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对Bcl-2、Bax的影响。方法:将体重为230~250g的40只健康的雄性SD大鼠随机地分为5组(n=8/组):假
[目的]1、研制弯角植入球囊椎体后凸成形装置;2、通过猪椎体脱钙形成骨质疏松椎体:通过骨密度筛选尸体椎体中的骨质疏松椎体,制备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模型,进而行体外椎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OPCAB术前使用阿司匹林的风险和获益,并进一步分析阿司匹林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0年1月~2014年6月天津市胸科医院连续
本文以某主跨三跨钢筋混凝土系杆拱桥为研究对象,采用影响矩阵法对其吊杆张拉控制力进行了研究,同时利用有限元软件MIADS/civil建立空间分析计算模型,得到各施工阶段的优化张
目的:利用星型胶质细胞逆转录酶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转染星型胶质细胞及作用于大鼠脊髓损伤区,观察其对星型胶质细胞生长的影响及损伤区胶质瘢痕的形成。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脊髓源
<正>朱熹是宋朝时期的一位名臣,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在有生之年曾多次开办学堂授课,却始终没有为自己的儿女积攒财富,生活十分清贫,史料记载"其斋舍
目的:研究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合并髋关节病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急性期内应用唑来膦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因髋部骨折或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而住院接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cells, BMSCs)移植联合减重步行训练对脊髓损伤(SCI)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采用改
目的通过观察室壁瘤患者治疗后中远期心脏大小与功能的变化、存活率、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 MACCEs)及再发心衰的概率,
目的探讨临床上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时双钢板的适应症并随访其疗效与并发症。方法2006年3月至2014年4月,我院共手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60侧,根据固定方法不同分为外侧锁定钢板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