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SSR标记和CAPS标记的筛选及其应用

来源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zhufuta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项研究主要包括家蚕基因组微卫星标记(SSR)的筛选、SSR标记在品系间的多态分析以及CAPS标记的设计与应用。构建插入片段大于7 kb的家蚕基因组文库,以同位素标记的(CA)15或(CT)15寡核苷酸为探针采用杂交法从中分别筛选出含有CA重复或CT重复的微卫星序列的阳性克隆。用(GT)7 或(GA)7简并引物对阳性克隆测序,获得微卫星位点一侧的DNA序列,以其设计引物作为第二次测序的引物,向相反方向测序,得到微卫星位点的另一侧序列。按照以上方法共得到38个微卫星位点,从中筛选出22对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引物。利用这22个微卫星位点对34个家蚕品种进行分析,在全部748个PCR反应中,除4个反应之外其它744个反应都扩增出了条带。在家蚕34个品种中22个微卫星位点上,每个位点等位基因数2~16个,平均8.2个。每个位点等位基因数目与DNA重复序列重复次数无关,与重复类型也无关。期望杂合度0.161~0.922,平均0.746。PIC值0.161~0.922,平均0.746。用UPGMA聚类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除个别品种外多数家蚕品种均按所属系统聚为相对集中的一群,可归为欧、日、中三大类,证明家蚕微卫星标记具有品种特异性,可以用作家蚕指纹图谱分析的工具。为了适应基因组学研究大规模、高通量的特点,探索了一种家蚕基因组DNA的快速抽提法。利用家蚕后部丝腺,不用液氮碾磨,不用苯酚氯仿等危害人体健康的有机溶剂,每头蚕抽提所得DNA总量达200 μg左右,每人每个工作日可以抽提100多个样品。经PCR和AFLP分析证明用该法抽提得到的DNA样品可以用于品种鉴定和指纹分析。通过检索,在genbank的DNA数据库中获得126个家蚕DNA序列,其中的98个序列设计CAPS标记引物。将这些引物用于菁松和兰10两个家蚕<WP=4>品种的基因组DNA的PCR多态分析。发现在2品种之间存在多态性的引物13对。其余的85对引物中条带清晰可进一步用于酶切多态分析的引物有26对。取其中16对引物作家蚕6个品种的PCR多态分析,在P50和C108之间有多态的引物2对,在6个品种中其它品种之间有多态的引物有2对。在家蚕全基因组序列公布以后,这将是寻找分子标记的最主要的方法之一。
其他文献
环境保护和能源危机已成为世界各国需要面对的问题,而风力发电作为最具规模化商业开发的新能源,近些年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然而,风电的迅猛发展使得风电在电网总传输能量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稳定安全运行问题日益凸显,若电网发生短路故障后,大面积风电场的离网会造成电网电压和频率的崩溃。在此背景下研究风电低电压穿越技术对风电并网运行安全及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课题针对直驱型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的低电压穿
通过平板分离和无损细胞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分析了PHAs合成菌在6个红树林土壤生境中的分布,结果显示,红树林土壤中PHAs合成菌数量在103-106cfu每克干土之间,占异养细
河北南网地域广阔、结构复杂,传统后备保护整定及配合困难,动作时限不断延长,不利于故障的快速切除,且后备保护在潮流转移时存在连锁过载跳闸的隐患。而广域保护系统是解决现有保护存在的独立、片面工作问题,确保大型互联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对广域保护在河北南网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本文基于河北南网的运行现状及网络架构,设计了一套适用于河北南网的集中式结构的广域保护体系方案。对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