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性学习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逐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研究性学习在我国刚刚起步,目前有关研究性学习的内涵界定不是十分的明确,尤其是有关学科方面的研究性学习的实证调查研究还相当匮乏。本研究以生物研究性学习为切入点,利用文献法、调查法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就沈阳市八所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实施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比较不同类别学校和学生在生物研究性学习五个层面上的异同,从中发现问题、引发思考。本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沈阳市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情况不理想,并且不同类别学校之间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情况具有显著性差异。学生对于生物研究性学习具有一定的兴趣,但是由于受我国评价制度等因素影响,学生普遍认为开展此项学习增加了学业负担。在实施过程中,学生的收集、分析以及整理信息的能力不强。教师的指导作用不是很充分,并且指导工作主要是由校内的教师承担。评价的过程性和全员参与性不强,学生欠缺正确的自我评价能力。同时,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低,学校研究性学习管理情况不容乐观。基于上述现状,研究者认为要提高生物研究性学习的实际操作性、普遍性和发展性,就要扩展综合性学习领域,设置合理化生物研究性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提高生物教师研究性学习指导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建立合理的生物研究性学习评价机制;建立组织管理保障体系,积极开发生物研究性学习校内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