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汉时期农业生产技术是我国古代农业技术史上非常关键的一个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生产工具不断改进、新的耕作方法的推广和应用、各地农业生产经验的相互交流、以及封建政府对促进农业生产的重视,无一不促进两汉时期农业精耕细作优良传统的形成。本文通过分析汉代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的水平、原因及影响等方面,阐述汉代农业生产技术的重要性。 由于汉代人口有较大增长,政府扩大土地开垦范围,但还是存在扩展农业区域和提高粮食产量的局限性。于是,政府努力促进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就成为解决人口迅速增长,并缓解粮食供给问题的最优方法。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还对汉代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三者是紧密相连的,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整个汉代社会的全面发展。所以研究汉代农业生产技术这一领域的课题是必要的。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对汉代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的深层次的研究。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汉代农业生产技术方面的成果,包括汉代农学文献资料的整合,以及汉代农业生产技术改进与发展概况。第二部分是对汉代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的水平研究,通过与春秋战国秦朝时期的农业生产技术比较、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生产技术比较和同一时期国内外农业生产技术的比较,突出汉代农业生产技术的较高水平。第三部分是对汉代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的原因分析,包括政府的鼓励政策,其中包括政府推行“重农”政策、政府重视农业人才的培养和冶铁政策;农学的发展与农学家的贡献,其中包括农学思想著作、农学家的贡献和天文学、数学的贡献;社会分工的发展,包括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作用和工匠职业的产生对农业生产技术的促进;以及农业生产经营者文化素质的提高。第四部分是汉代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的影响,包括在手工业方面的影响、商业方面的影响、国内农业的互相促进融合以及对国外农业生产技术的影响等方面。最后对本文研究内容进行总结,提出仍需待解决的问题。通过以上各部分的研究论述总结汉代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的学术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