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59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一般资料、血淀粉酶、血白细胞计数、血总胆红素及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胃肠减压持续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等,探讨清胰汤联合硫酸镁在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研究联合用药能否进一步提高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愈率和好转率,为临床医师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提供可靠经验和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三科2009年1月~2016年2月共59例被诊断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将59例患者分为硫酸镁组和硫酸镁联合清胰汤组(清胰汤联合组)。其中硫酸镁组为西医基础治疗+硫酸镁,联合组为西医基础治疗+硫酸镁+清胰汤。检测并记录两组患者入院24小时、第3天、第7天血淀粉酶,血白细胞计数,血总胆红素水平及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胃肠减压持续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预后转归等临床指标,进行两组间差异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表明:两组之间年龄、性别无差异。2.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在入院24小时、第3天、第7天的对比分析发现:血淀粉酶在入院24小时,第3天,第7天呈下降趋势,组内各时间段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F时点=88.71,P时点=0.000<0.05);但清胰汤联合组下降趋势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交互=6.425,P交互=0.004<0.05)。血白细胞计数在入院24h,入院第3天,第7天均呈下降趋势,组内各时间点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时点=61.18,P时点=0.000<0.05);但清胰汤联合组较硫酸镁组下降趋势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交互=11.997,P交互=0.000<0.05)。血总胆红素水平在入院24h、第3天、第7天总体呈下降趋势,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F时点=42.34,P时点=0.000<0.05);两组下降程度未见有统计学差异(F交互=2.321,P交互=0.103>0.05)。3.两组患者在腹痛、腹胀缓解时间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清胰汤联合组治疗在3天内的腹痛缓解率高于硫酸镁组;清胰汤联合组治疗在3天内腹胀缓解率高于硫酸镁组。两组患者入院第3天内硫酸镁组在缓解腹痛症状和腹胀症状方面的缓解率相同,入院第3天内清胰汤联合组在缓解腹胀症状较腹痛症状方面的缓解率高。4.两组患者胃肠减压持续时间、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上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胰汤联合组较硫酸镁组能明显减少患者的胃肠减压时间,缩短患者的进食时间以及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5.两组患者在治愈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好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清胰汤联合硫酸镁在患者血淀粉酶和白细胞计数水平恢复方面较硫酸镁组更有效。2.清胰汤联合组在患者腹痛、腹胀症状缓解方面较硫酸镁组具有时间短,疗效好。入院第3天清胰汤联合组在缓解腹胀方面较腹痛方面效果明显。3.清胰汤联合组较硫酸镁组能明显减少患者的胃肠减压时间、缩短进食时间,并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4.清胰汤联合组在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总有效率方面高于硫酸镁组,其中治愈率明显高于硫酸镁组。5.清胰汤联合硫酸镁治疗胆源性胰腺炎是一种很好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