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形科11种药用植物叶表及表皮毛的比较形态学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1q1q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唇形科植物许多种类均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对该科植物的利用主要集中在其分泌的挥发油成分上,而腺毛则是挥发油合成和分泌的主要场所,因此挥发油的产生与分泌和腺毛的分布、类型及其结构等有着直接的联系。但由于该科腺毛类型的多样性和形态上的差异,必然导致该科挥发油的性质、分泌量等方面的差异和多样性。同时腺毛也是唇形科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而以往的对该科腺毛的研究只集中在少数种类中,尚缺少对该科植物腺毛比较形态学研究。为此本研究选取了唇形科常见的11种药用植物,利用扫描电镜和切片技术比较它们叶表皮及腺毛形态特征,并通过分析腺毛类型与挥发油性质之间的关系,为将来探讨通过腺毛发生和发育的调控来提高挥发油的品质和产量奠定基础。11种植物叶表面及腺毛异同点:1.叶表皮细胞表面均覆有一层厚度适中的角质层,但有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向的条状纹理,纹理一般不跨越细胞界限。2.下表皮细胞小于上表皮细胞,叶表面都有气孔、腺毛和非腺毛;但下表面多于上表面;不同植物气孔密度不同。3.气孔圆形至椭圆形,副卫细胞表面的角质层常凸起呈苞片状或平覆,气孔周围均有条状纹理,且常以气孔为中心呈放射状。4.非腺毛分枝或不分枝;基部的条状角质纹理呈放射状或纵横交错;有的非腺毛表面有颗粒状突起;拐折或平直。5.腺毛有盾状和头状两种,腺毛的形态、大小和头细胞的数目有明显的差别。6.单位面积上腺毛分布越密,处于分泌时期的腺毛越多,精油含量越高。
其他文献
大陆集团推出新型音响系统Ae2ated Sound的解决方案,原理上将汽车本身变成了一个扬声器。置身其中,用户将有望体验到真正的环绕声。
中国的大部分城市,在经历了几十年或更长时间的发展后,如今部分区域普遍存在着布局混乱、房屋破旧、居住拥挤、交通阻塞、环境污染、市政和公共设施短缺等问题,影响到该区域
<正>近年来,许多养殖户养殖的南美白对虾成活率低、抗病能力差、生长缓慢,导致养殖产量低、经济效益差,主要原因就是放养的虾苗质量差,如带病毒、活力差、大小不整齐等。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