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唇形科植物许多种类均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对该科植物的利用主要集中在其分泌的挥发油成分上,而腺毛则是挥发油合成和分泌的主要场所,因此挥发油的产生与分泌和腺毛的分布、类型及其结构等有着直接的联系。但由于该科腺毛类型的多样性和形态上的差异,必然导致该科挥发油的性质、分泌量等方面的差异和多样性。同时腺毛也是唇形科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而以往的对该科腺毛的研究只集中在少数种类中,尚缺少对该科植物腺毛比较形态学研究。为此本研究选取了唇形科常见的11种药用植物,利用扫描电镜和切片技术比较它们叶表皮及腺毛形态特征,并通过分析腺毛类型与挥发油性质之间的关系,为将来探讨通过腺毛发生和发育的调控来提高挥发油的品质和产量奠定基础。11种植物叶表面及腺毛异同点:1.叶表皮细胞表面均覆有一层厚度适中的角质层,但有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向的条状纹理,纹理一般不跨越细胞界限。2.下表皮细胞小于上表皮细胞,叶表面都有气孔、腺毛和非腺毛;但下表面多于上表面;不同植物气孔密度不同。3.气孔圆形至椭圆形,副卫细胞表面的角质层常凸起呈苞片状或平覆,气孔周围均有条状纹理,且常以气孔为中心呈放射状。4.非腺毛分枝或不分枝;基部的条状角质纹理呈放射状或纵横交错;有的非腺毛表面有颗粒状突起;拐折或平直。5.腺毛有盾状和头状两种,腺毛的形态、大小和头细胞的数目有明显的差别。6.单位面积上腺毛分布越密,处于分泌时期的腺毛越多,精油含量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