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考汉”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发展适应性研究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_bright_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业发展适应性是指学生根据学习及学校环境的需要,能够通过自身努力进行自我调整,从而获得较好学习效果、良好的综合评价、较高的教育价值感体验的行为过程。现有研究表明,我国高校大部分在校大学生在学业发展适应性方面存在问题,而少数民族大学生表现更为明显。其中“民考汉”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大学生和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文化等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且他们拥有不同的语言、教育背景,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在他们在适应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从而影响其学业发展。因此对“民考汉”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业发展适应性予以关注,不仅能够促进“民考汉”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业发展,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而且有利于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本支撑。本文从实证角度出发,以学业发展适应性为研究主线,围绕“民考汉”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发展适应现状以及影响学业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研究。最终目的在于,通过调查研究,阐述“民考汉”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业发展现状,分析影响其学业发展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对策、建议,以提高“民考汉”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业发展适应能力。本研究在参考目前已有研究、问卷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需要与前期数据,自编了“民考汉”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发展适应性调查问卷,首先,通过对随机抽取的76名“民考汉”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其学业发展适应现状;其次,通过对“民考汉”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其学业发展适应性的影响因素,最终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总体上“民考汉”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发展适应状况处于中等偏下水平。2.“民考汉”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发展适应状况在学习态度、教学模式以及汉语学习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3.“民考汉”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发展适应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于学习环境、思维方式、人际关系、汉语水平、基础教育、学习方法等方面,此外,家庭经济、考试形式等对其学业发展适应性也有一定的影响。4.根据研究结果以及对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提高“民考汉”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发展适应能力的对策建议,政府应坚持民族因素与地区因素相结合,着力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大力改善预科教育管理;学校应坚持“以生为本”理念,积极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努力营造融洽的班级氛围;教师应坚持因材施教,坚持差异性原则;学生应理性对待“他文化”,积极寻求适应方法。
其他文献
单篇阅读、多篇文章,以及整本书阅读是人们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经常引用的集中阅读方式。就目前的语文教学来讲,经常会引用这几种阅读方式,不论是对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进一
透过生态批评视角,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3个方面解读《黑暗的心》文本中的生态意识,可以看出康拉德对自然原始的崇尚、对欧洲文明的批评和对人性的忧思,但这种生态
财务预算管理是确定企业在预算期内为实现目标所需要的资源和应进行的活动,强调各个业务之间的关联关系和相互影响,是集系统化、战略化、人本化理念于一身的现代化企业管理模
当下,我国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许多文化底蕴深厚的村落却逐渐衰落,村落中的古戏台等古建筑也在慢慢消失。在此背景下我国许多学者都开始了对古戏台建筑的研究和保护工作,许多
介绍了复杂船舶系统故障诊断、预测和健康管理(diagnosis,prognostics and health management,PHM)的来源、概念和特点。然后,重点分析国内外PHM技术研究现状,对不同类型的故
原发性髂腰肌脓肿临床上非常罕见,通常没有特定的临床特征,需要采用先进的影像(CT/MRI)学技术进行诊断。本文的目的是呈现4例原发性髂腰肌脓肿合并快速感染性休克的罕见病例。自2016年10月到2017年2月,我科收治了4例原发性髂腰肌脓肿合并快速感染性休克的患者,所有患者入院时均处于休克状态,结合病史、临床检查、影像学诊断及微生物学检查均诊断为原发性髂腰肌脓肿。所有患者均采用切开引流结合敏感抗生素
廉政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期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举措。增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实效性,首先需要测评我国廉政文化现状,并针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采
黑杨因其优良速生性成为重要的经济林业品种,其中在我国引种选育出来的优良欧美杨,是北方地区主要的用材树种。木材的形成来源于树木的径向生长,主要是由于木本植物茎维管束
严复不仅留下了丰富的翻译著作,而且也留下了深刻的翻译修辞思想,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人与语言本质的科学认识,二是根据翻译之难提出了信、达、雅的修辞原则,三是阐
医者仁心,悬壶济世,是世人一直以来对医生这个职业的赞美。随着医疗设备越来越先进,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医务人员的服务理念却没有跟上,医患关系远不如过去稳定,医患纠纷频繁发生。尤其是“职业医闹”群体的出现、“暴力伤医”事件的发生,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医患之间人文关怀的缺失。卫生类中职学校作为培养和输送卫生类专业人才的重要阵地,学生的人文素质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让人遗憾的是,大部分卫生类中职学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