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NOD小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 abacterial prostatitis,CAP)模型,基于正交设计探讨虎杖、乳香中的有效成分——大黄素、虎杖苷、乳香挥发油配伍使用对NOD小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最佳配比筛选。方法:选取220只6周龄雄性NOD小鼠,随机分为11组:按照L8(27)正交表所分的8组、阳性对照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小鼠,在SPF条件下饲养。除去空白对照组外的所有NOD小鼠均在第0天和第15天,使用双重免疫佐剂配合皮下注射1mg/ml的SD大鼠前列腺蛋白提纯液进行免疫,建立CAP模型。并在第一次注射抗原后21天开始灌胃,每只小鼠按相应组别分别用0.5mL相应药物灌胃,其中正交设计组分别给予不同配比、高低计量的大黄素(100mg/kg.d;200mg/kg.d)、虎杖苷(200mg/kg.d;400mg/kg.d)、乳香挥发油(200mg/kg.d;400mg/kg.d)灌胃,阳性对照组给予等量塞来昔布20mg/(kg.d)灌胃,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连续灌胃14天后予以脱颈处死,解剖分离出小鼠前列腺组织,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前列腺组织匀浆中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IL-1 β(白介素-1 β)、IL-6(白介素-6)、IL-10(白介素-10)含量的变化,结合HE染色法观察前列腺组织病理改变,并依据正交设计方法,以前列腺组织病理学检查、TNF-α、IL-1 β、IL-6、IL-10水平变化等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对效应指标的综合评价,确定虎杖、乳香中的有效成分——大黄素、虎杖苷、乳香挥发油的最佳配比,并探讨该配比组合的中药提取物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NOD小鼠模型剂量-效应关系。结果:1.通过病理学观察分析我们发现,模型组小鼠前列腺组织腺体呈暗红色,质地稍硬,普遍与周围组织粘连,表现为慢性炎症的病理变化。显微镜下主要表现为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浸润,存在间质水肿及纤维组织增生,前列腺上皮被破坏、萎缩及脱落,前列腺管壁有所增生。与正常组NOD小鼠对比,模型组NOD小鼠与正常小鼠前列腺组织病理表现差异显著,表明造模成功。2.对虎杖、乳香提取物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小鼠进行效应评价发现,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小鼠前列腺匀浆中TNF-α、IL-1 β、IL-6、IL-10等水平均表现出一定差异,模型组小鼠前列腺组织TNF-α、IL-1 β、IL-6、IL-10的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阳性对照组及正交设计组小鼠前列腺组织TNF-α、IL-1 β的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而IL-6、IL-10的水平较模型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小鼠前列腺组织均出现明显病理改变。3.正交实验结果:根据前列腺组织病理分析、TNF-α、IL-1 β、IL-6、IL-10指标对各组中药提取物疗效进行综合评分。综合评分数据的极差大小显示各因素作用主次由强到弱依次为虎杖苷>大黄素>乳香挥发油。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因素虎杖苷、大黄素对疗效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p<0.01),因素乳香挥发油对疗效的影响具有差异。综合直观分析与方差分析的结果确定大黄素、虎杖苷、乳香挥发油的最佳配比方案为A1B2C2,即第4组的配比最优:大黄素100mg/(kg·d),虎杖苷 400mg/(kg·d),乳香挥发油 400mg/(kg·d)。结论:1.通过调控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NOD小鼠炎症因子水平,能减轻前列腺组织炎症浸润的作用。2.中药虎杖、乳香中有效成分——大黄素、虎杖苷、乳香挥发油配伍具有减轻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动物模型炎症表现的作用。其中大黄素高剂量组对疗效有减弱效果,而虎杖苷高剂量组对疗效有增强效果。乳香挥发油与大黄素之间具有拮抗作用,乳香挥发油与虎杖苷之间具有协同作用。从小鼠前列腺组织整体水平、分子水平阐述了中药提取物合方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理,证实了该合方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的确切性。3.除此之外,基于正交设计对中药虎杖、乳香有效成分最佳配比进行筛选,综合分析各指标,初步认定了合方最优配比,这为临床上使用本合方提供了有力指导依据,本研究具有临床应用意义和创新性,为临床应用新药复方提够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