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α-氨基酸检测的新型手性电化学传感器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q0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性识别是一种特殊的分子识别。手性识别研究不仅在理论上有助于阐述生命过程的化学本质和发现新的化学过程;而且在对映体拆分、新药合成、生物传感器、光电分子器件等方面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发展高效的对映体检测方法,对于推动手性识别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针对手性识别过程中存在痕量的氨基酸对映体不纯难以检测的问题,研究旨在发展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电化学传感器,以达到提高氨基酸对映体的检测纯度要求。我们尝试以手性蛋白抗体和手性聚苯胺纳米纤维作为手性选择剂,分别发展了两种有效的手性识别方法。全文共分为三章,其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对手性识别的历史及其分离分析方法作了简要的介绍。手性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属性之一,其重要性已经得到整个科学界的认可。目前被普遍认可的手性识别机理是“三点作用”模型。根据手性选择剂的不同,主要可分为配体交换、环糊精、手性冠醚、大环糖肽、蛋白质、高分子聚合物和π-配合物等七种类型。常用的手性分析技术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分离技术和圆二色谱,核磁共振,传感器等。常规的手性分析方法,存在操作费用高、耗时、检测线低等缺点。我们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发展具有高效、灵敏、操作简单的新型电化学手性传感器,能够在氨基酸对映体中快速检测的痕量不纯。 第二章建立了一种高立体选择和高灵敏的免疫电容传感器,可用于识别手性氨基酸。这种传感器的制备首先利用巯基乙酸子组装在金电极表面,经碳二亚胺活化后进一步共价修饰酪胺,最后将半抗原(4-氨基-D-苯丙氨酸)通过重氮化反应共价固定在电极上。D-氨基酸抗体(anti-D-AA)与电极表面固定的半抗原发生立体选择性地结合,会产生相应的电容变化。采用高灵敏的电位-阶跃方法检测电容变化,检测限可达到5 pg/mL的D-氨基酸抗体。此外,利用手性抗体这种独特的立体选择性采用免疫竞争法,可定量检测非对映体中D-苯丙氨酸的含量。研究表明采用这种非标记电容免疫手性传感器可以在痕量对映体不纯检测中有效识别0.001%的D-苯丙氨酸。 第三章研究报道了可用于识别氨基酸对映体的手性聚苯胺纳米纤维传感器。这种手性聚苯胺纳米纤维通过两相界面法合成,经过圆二色谱、透射电镜进行表征。在荧光淬灭实验中,相对于衍生化D-苯丙氨酸,(+)聚苯胺导致的衍生化的L-苯丙氨酸的荧光淬灭更加显著,其选择系数为K<,l>/K<,D>=1.5。同时,电化学实验中,手性聚苯胺纳米纤维修饰碳电极对衍生化的L-苯丙氨酸的电流响应值高于对衍生化的D-苯丙氨酸的电流响应值。为了更好的研究手性聚苯胺对氨基酸的识别性能,在氨基酸的邻苯二甲醛-巯基乙醇衍生实验中,还对衍生化条件等进行了优化选择。
其他文献
本论文主要报道了光诱导分子发射光谱,以及利用半经典理论处理电子转移速率等的理论研究工作。其中第一部分主要结合第一性原理,和偶极一偶极相关函数方法研究气相中甲酰基吡啶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作物生长不仅需要氮、磷、钾、钙、镁等常量元素,同时也需要土壤中的多种微量元素。土壤中微量元素常以不同的形态存在。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那部分
在纪念建党80周年的前夕,我们先后采访了20余位生活、战斗、工作在内蒙古大地的共产党员。他们中,有离退休领导干部,有科技工作者和企业经营管理者,有军队干部,有工人、农民。职业
本论文包含二部分,第一部分是有关紫杉醇侧链的合成研究,第二部分是有关抗高血压药物的初步合成探讨。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一.脯氨酸作为一种结构简单而且含量丰富的手性分子,近
在大凌河干流有座水库叫白石水库,可控制流域面积17649平方公里,是辽西第一辽宁第三大水库。周边湿地,地处大凌河与牛河交汇处,湿地面积为90平方公里,为东北亚候鸟迁徙路线中
过渡金属及其氧化物催化小分子反应广泛应用于全球化工行业,但其对应的催化反应机理仍然是实验和理论方面的研究热点,尤其是在气相中与碳氢化合物之间的反应。过渡金属及其化合物因价电子的不同排布则具有不同的自旋态,在催化反应过程中对应有不同自旋态的反应势能面,反应体系历经至势能面交叉点(potential energy surface,crossing point,PES,CP)附近,在自旋-轨道耦合作用下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在分析进入新世纪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
有机氰化反应是一类十分重要的有机反应,因为通过氰化反应可以合成很多重要的有机中间体,例如:α-氨基腈,氰醇类化合物、α-氨基酸、α-氨基酮等;同时它也是合成一些手性化合物的重要方法。因此有机氰化反应在工业、农业、医药、染料、颜料、高分子材料等行业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有机氰化反应主要是剧毒的氢氰酸和金属氰化物(KCN、NaCN、Zn(CN)2、CuCN等),以及不稳定且易水解释放剧毒氢氰酸的TMS
有机化合物的氢氰化反应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有机反应类型,通过有机氢氰化反应可以得到多种有用的有机中间体,如,氨基腈,氨基酸,氰醇,氨基酮等等。同时,氢氰化反应也广泛地应用于不对称合成中,合成了大量的医药前体。因此,氢氰化反应在工业,农业,材料,医药,染料行业有广泛的应用。目前,氢氰化反应应用的氰源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第一,传统无机氰源,如,HCN,NaCN,KCN,CuCN等。第二类为有机氰源,如TMS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利用量子化学计算、自然键轨道理论和电子密度拓扑分析方法研究若干分子体系的电子结构和分子内部相互作用,从而对分子体系的成键特性、结构的稳定性、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