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肺癌骨转移的早期诊断对肺癌的临床分期、治疗方案的制定、减少骨转移的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期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主要探讨对比18F-FDG PET/CT和99mTc-MDP全身骨显像对于肺癌骨转移的诊断效能。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或住院期间,同时进行18F-FDG PET/CT和核素骨扫描两项检查的患者,两项检查时间间隔小于10天,并从中筛选出经手术、经皮穿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胸腔镜活检病理检查证实为肺癌的患者,共有86例,其中腺癌33例,鳞癌15例,小细胞癌5例;男性56例,女性30例;年龄32-88岁,平均年龄56.8±13.49岁。纳入对象均为肺癌放化疗前的患者,且没有其他恶性肿瘤患者。骨转移最终证实通过组织病理穿刺活检、MRI检查确证或依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随访经18F-FDG PET/CT或核素骨扫描发现骨病变的患者,其病变进展或不消失者,随访时间至少半年统计数据应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采用x2检验分析对临床计量资料进行统计,其中用McNemar检验分析PET/CT与全身骨显像对肺癌骨转移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86例肺癌患者中最终确证有78例患者发生骨转移,其中有53位男性患者,占67.9%。在确定骨转移患者中腺癌最多(66.6%),其次为鳞癌(29.5%)。单发肺癌骨转移患者有27例,占34.6%,多发骨转移患者有51例,占65.4%。骨转移好发部位有胸部51例(65.4%),脊柱39例(50.0%)和骨盆23例(29.5%)。PET/CT与全身骨显像对86例肺癌患者检查,共检测出异常病灶389处,其中PET/CT共检出360处病灶,全身骨显像检出204处病灶,两者共同检出病灶有195处。在389出异常病灶中最终确定为骨转移的有325处为骨转移灶,64处为良性病灶。PET/CT检出骨转移灶为301处,全身骨显像检出为173处,灵敏度分别为92.6%和53.2%,两者共同检出168处;在良性病变中,PET/CT检出59处,全身骨显像检出31处,特异性分别为92.2%和48.4%;PET/CT和全身骨显像诊断肺癌骨转移的准确性分别为92.5%和52.4%。两种检查手段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F-FDG PET/CT和99mTc-MDP全身骨显像在探测肺癌骨转移方面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18F-FDG PET/CT对于肺癌骨转移诊断的灵敏度、准确性及特异性均优于99mTc-MDP全身骨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