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教班是特殊教育安置形式之一,通过在普通学校设立专门的特殊教育班级招收特殊学生不仅解决了特殊学生入学问题,同时也实现了融合教育的有效推广。尤其在我国,特教班逐渐成为特殊教育的主要安置形式之一。我国于1979年开始建立特教班,又称辅读班,至今已有40年的发展历程。研究发现我国目前特教班发展地域差异较大,质量参差不齐,而且关于特教班的教学管理工作也没有明确的指导文件和可参考推广的范例。因此,对特教班进行个案研究,分析其发展过程中的成果和困难并进行经验总结,将有益于我国特教班建设。研究以合肥市A学校为背景,以设立其内的特教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教师、学生家长、学校行政领导的半结构化访谈和资料分析,对A学校特教班进行经验总结。研究结果中将A学校特教班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梳理各个阶段特教班的历史变迁和功能角色变化。然后讨论分析A学校特教班的主要教学效果,讨论与反思、总结A学校特教班的现状和困境,并思考特教班的未来发展。通过研究发现,随着政府对特殊教育的重视加深,特教班的设施和资源不断丰富,但是其职能多样、定位不明确,而且课程没有形成体系、没有衔接学校和机构,导致教育质量无法提升和教学断层。具备多种功能,负责特教班的班级教学、支持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同时提供特殊教育咨询服务,是A学校特教班最大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