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并对比分析阴虚体质、阳虚体质的蛋白质组学特征及其差异,为“体质可分”理论提供客观依据;探讨阴虚体质、阳虚体质相关的蛋白表达信号通路,为“体质可调”机制提供生物学理解。方法1.研究对象来源于北京市自然人群,从北京中医药大学体检中心与国医堂中医体质辨识中心获取。2.依据2009年发布实施的《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筛选年龄25~40周岁,常规体检正常或无明确疾病诊断并符合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判定标准者,选取平和质12例,阴虚质12例,阳虚质12例。3.用AAH-BLG-1000试剂盒检测受试者空腹血清,采用仪器自带的分析软件提取数据,用AAH-BLG-1000的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平和质与阴虚质蛋白芯片扫描结果相比较发现,阴虚质与平和质在能量代谢与神经内分泌方面与阴虚体质相关的差异蛋白(fold change>5,荧光信号>250)主要有39个,其中上调表达27个,下调表达12个;平和质与阳虚质蛋白芯片扫描结果相比较发现,在能量代谢与神经内分泌方面与阳虚体质相关的差异蛋白(fold change>5,荧光信号>250)主要有39个,其中上调表达29个,下调表达10个;阴虚质与阳虚质蛋白芯片扫描结果相比较发现,阴虚质与阳虚质共有差异蛋白77个,其中Fold change≥1.5的蛋白共有 7 个,其中 Activin RIA/ALK-2、Osteopontin 蛋白 Fold change<0.5。2.在对差异蛋白进行GO功能注释发现,与阴虚体质在能量代谢与神经内分泌方面相关的GO功能主要有神经元分化调控、神经调控、神经信号传导通路、神经元分化、神经元的发育、神经系统的过程调控、雌性性腺发育、激素水平调节、皮质类固醇激素刺激的反应、细胞因子分泌的调节、糖皮质激素刺激的应答、激素分泌负调控、孕激素刺激的反应、性腺发育、泌尿生殖系统开发、激素分泌的调节、雌激素刺激反应、分泌的调节;类固醇的代谢过程、负调控磷代谢过程中的、脂肪酸代谢过程调控、核苷酸的代谢过程调控、环核苷酸的代谢过程调控、甘油三酯代谢过程、碱基、核苷、核苷酸和核酸代谢过程中的正调控、脂质代谢过程的调控、大分子代谢过程的正调控、蛋白质代谢过程中的正调控、细胞蛋白质代谢过程调控、磷代谢过程调控、磷酸酯代谢过程调控等;与阳虚体质在能量代谢与神经内分泌方面相关的GO功能主要有神经元分化调控、神经调控、神经信号传导通路、神经系统进程的正调控、神经元分化、神经元的发育、神经系统的过程调控、雌性性腺发育、激素水平调节、皮质类固醇激素刺激反应、细胞因子分泌的调节、糖皮质激素刺激应答、激素分泌负调控、孕激素刺激反应、性腺发育、分泌负调控、激素分泌的调节、雌激素刺激应答、蛋白分泌的调节、分泌的调节;类固醇的代谢过程调控、磷代谢过程的正调控等、磷代谢过程中的负调控、大分子代谢过程中的负调控、脂肪酸代谢过程调控、中性脂肪代谢过程、核苷酸的代谢过程监管、环核苷酸的代谢过程监管、甘油三酯代谢过程、碱基、核苷、核苷酸和核酸代谢过程中的正调控、氮化合物的代谢过程的正调控、蛋白质代谢过程中的正调控、蛋白质代谢过程中的负调控、磷酸酯代谢过程、大分子代谢过程的正调控、细胞蛋白质代谢过程的正调控;阴虚质与阳虚质差异蛋白相关的GO功能主要有细胞外间隙、血微粒、质膜外侧、白细胞迁移、受体结合、外部刺激的反应、伤害反应、囊泡、胞质膜有界囊泡、膜侧、分泌颗粒腔、酶活性的调节、血小板α颗粒腔、细胞迁移、内肽酶活性的调节、对伤害的反应的调节、球形高密度脂蛋白颗粒、炎症反应、血小板脱颗粒、细胞外基质组织、细胞外组织、血小板α颗粒、内肽酶活性的负调控、水解酶活性的负调控、细胞迁移、细胞定位、肽酶活性的负调控、脂质转运的负调控、趋化作用、乳糜微粒、多细胞生物过程的正调控、血管生成、急性炎症反应、蛋白质加工、蛋白加工调节、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分化的调控、胞外基质结合、细胞粘附调节、细胞因子反应、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分化、泡沫细胞分化、血管形态、胆固醇的逆行转运、细胞基质粘附、极低密度脂蛋白颗粒重塑的调控、脂质定位、创伤愈合、血浆脂蛋白颗粒、异型细胞粘附、血管发育、油脂转运调控。3.对差异蛋白进行KEGG信号通路注释发现,与阴虚差异蛋白相关的信号通路主要有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相互作用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与阳虚质差异蛋白相关的信号通路主要有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相互作用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TGF-β信号通路;阴虚质与阳虚质差异蛋白相关的信号通路主要有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相互作用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4.对差异蛋白进行蛋白网络相互作用研究中发现,阴虚体质的关键蛋白主要有INS、EGFR、FGF2、VEGFA、MMP9、CDH1、PTPRC,阳虚体质的关键蛋白主要有INS、EGFR、FGF2、VEGFA、MMP9、NOTCH1、PIK3R1、KIT。结论本研究从蛋白质组学角度对阴虚、阳虚体质与平和体质进行比较研究,发现阴虚、阳虚体质与平和体质在能量代谢与神经内分泌方面有明显差异,除此之外差异蛋白尚与免疫功能、细胞周期、炎症反应等功能相关。阴虚体质与平和体质差异蛋白主要参与了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相互作用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主要与代谢和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关系密切,主要体现在胰岛素与性激素的作用方面,JAK-STAT信号通路与瘦素作用密切,可能通过影响瘦素的表达对阴虚体质的产生影响;阳虚体质与平和体质差异蛋白主要参与了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相互作用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TGF-beta信号通路,前两者与阴虚体质相同,只是参与的蛋白上有差异,而TGF-beta信号通路中有很强的免疫抑制因子,对多数免疫活性细胞均有抑制作用,这可能与阳虚体质者免疫力低下,不耐寒冷密切相关。DLL1、EphB6、PF4/CXCL4、Furin、Integrinalpha V、Galectin-7、Beta IG-H3、CD45、CEACAM-1、TIMP-3、SSTR2、Persephin、PTHLP、PI 3Kinasep85beta、HSP70、Hck、Activin RIA/ALK-2、Osteopontin这18个差异蛋白可作为区分阴虚体质、阳虚体质的参考蛋白,如要确定阴虚体质、阳虚体质的特异性蛋白,尚需与其他6种偏颇体质进行平行对比研究。